欢迎来到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六一生物专注于生产电泳仪,电泳槽电源 ,凝胶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实验室用检验分析产品,是电泳槽装置行业的领军企业

创于1970年专业电泳实验系统制造商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政府采购重点供应商,多次中标世界银行

六一生物咨询热线

400 960 6117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知识 > 电泳仪跑胶跑出科研思维:从条带里读出的 5 个实验哲学

行业知识

电泳仪跑胶跑出科研思维:从条带里读出的 5 个实验哲学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07-30 09:18:59 点击:
    四年电泳跑下来,我不再把它当成 “按按钮等结果” 的机械活。那些歪歪扭扭的条带、突然消失的蛋白、重复不出的结果,藏着比 “操作技巧” 更值钱的东西 —— 怎么用实验思维解决问题。这篇聊聊条带教我的事,可能比说明书更有用。

一、条带不会说谎,但你可能看错了

去年做一个细胞胁迫实验,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条带看起来 “没区别”,差点放弃。师兄说:“把胶染深点,再用成像仪测灰度。” 结果发现处理组的 50kDa 条带灰度比对照组高 30%—— 原来不是没变化,是我肉眼看不出来。
后来悟到:条带是 “数据” 不是 “结论”。跑胶后必做三件事:


1、染够时间(考马斯亮蓝至少 2 小时),别着急看结果;
2、用成像仪定量,别信 “看着差不多”;
3、保存原始图片,裁剪时留着 Marker,不然审稿人会问 “条带怎么对齐的”。

有次投稿,审稿人让补 “条带重复性”,幸好我存了三次重复的原始图,拼在一起一目了然 —— 条带不会说谎,但急着下结论会。

二、异常条带里,藏着新发现的钥匙

最开始遇到 “双线”“拖尾”,我第一反应是 “重做”。直到有次跑某蛋白,条带总是分成两条,查文献发现这蛋白有两种构象(单体和二聚体),这 “异常” 反而帮我们找到了它的自组装机制。
现在看到奇怪条带,我会问三个问题:


1、是样品问题吗?换个新裂解液试试;
2、是胶的问题吗?重新配一块胶对比;
3、是蛋白本身的特性吗?比如糖蛋白会因为糖基化不同跑成弥散带。

上周跑膜蛋白,条带像被揉过的纸,没急着重做,而是加了 1% Triton X-100 再裂解 —— 条带立马变清晰了。原来不是操作错了,是膜蛋白需要特殊 “待遇”。

三、重复不出?先找 “被忽略的变量”

有次连续跑 5 板胶,条带时好时坏,差点怀疑仪器坏了。最后发现:前两板用的是新配缓冲液,后三板用的是放了 3 天的 ——Tris 氧化后 pH 变了,条带自然跟着变。
现在我有个 “变量清单”,重复不出时一条条划:


1、试剂:APS 开封超过 1 个月?TEMED 是不是见光太久?
2、环境:那天室温多少?加没加冰袋?
3、操作:上样量差了 5μl?煮样品多了 1 分钟?

最容易漏的是 “隐性变量”。比如夏天换了批玻璃板,边缘比旧的薄一点,漏胶导致条带歪 —— 后来每次用新耗材,必做 “空白实验”(只跑 Marker)。

四、效率不是 “跑快点”,是 “少走弯路”

以前总追求 “最快出结果”,用 130V 高压跑胶,40 分钟搞定。但条带边缘虚,后续 WB 转膜总掉带。现在宁愿用 100V 跑 90 分钟,虽然慢,但条带结实,一次成功比返工快。
预实验是 “省时神器”。新样品必跑 3 个上样量(5μl/10μl/15μl),看哪个浓度条带最清晰。上次做新提取的外泌体蛋白,预实验发现 10μl 最合适,避免了直接跑 20 板的浪费。

五、对仪器的耐心,藏着科研的态度

有次赶数据,连续跑了 8 板胶,仪器发烫得像暖手宝,第 9 板条带全糊了。工程师说:“仪器也需要休息,连续用 4 小时就得停 10 分钟。”
现在我对仪器像对同事:


1、别让它超负荷(130V 上限别常用);
2、定期保养(电极脏了就擦,密封圈硬了就换);
3、出问题别急着怪它(先想想是不是自己操作错了)。

上周给仪器换密封圈时,突然觉得:科研就像跑胶,电压太高会散,太急会乱,只有稳下来,才能跑出清晰的条带。
四年了,那台电泳仪还在实验室角落嗡嗡转。它教会我的不只是怎么跑胶,更是怎么带着敬畏心做科研 —— 对数据诚实,对异常好奇,对过程耐心。下次你看着条带慢慢分开时,或许也会明白:好的实验结果,从来不是 “跑出来” 的,是 “想明白” 的。

标签: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六一生物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810064661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400 960 6117

二维码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移动站点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