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 DYCZ-26C型双向电泳仪使用指南:从原理到实战的全面解析
- DYCZ-26C 型双向电泳仪:参数、特点与应用全解析
- 如何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泳仪?
- DYCZ-20F 型 DNA 序列分析电泳仪:高通量实验操作指南与科研案例解析
- 电泳仪跑胶跑出科研思维:从条带里读出的 5 个实验哲学
- 自动化电泳仪的 “懒人福音”:那些被我玩透的智能功能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先生
手机:13810064661
电话:400 960 6117
邮箱:ly@ly.com.cn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阎富路69号院25号楼1至4层101,1至4层102
行业知识
DYCZ-26C型双向电泳仪使用指南:从原理到实战的全面解析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08-01 09:27:13
点击:
玩双向电泳快三年,最开始用DYCZ-26C时,跑出来的胶像被猫抓过——斑点歪歪扭扭,背景还一片模糊。现在总算摸透了这台机器的脾气,每次都能跑出清晰整齐的蛋白点。其实双向电泳没那么玄乎,就是把蛋白先按等电点分,再按分子量分,跟给学生先按身高排队、再按体重分组一个道理。这篇就用大白话讲讲怎么用好DYCZ-26C型双向电泳仪这台仪器,从装机器到解决问题,全是实打实的操作经验。
一、DYCZ-26C型双向电泳仪产品概述
DYCZ-26C这台机器,体型不算大,长30厘米,宽16厘米,放实验台角落正合适,女生也能轻松搬动。它最核心的本事是"两步走"分离蛋白:第一步让蛋白在胶条里按等电点排好队(等电聚焦),第二步再让它们在凝胶里按分子量跑(SDS-PAGE),最后形成密密麻麻的斑点,每个点就是一种蛋白。
二、我为啥喜欢用它?主要是设计得实在:
- 最多能放12根胶条,平时做6个样本的对比实验刚好够用,不用分批跑
- 电压能从50V调到10000V,高电压阶段聚得快,低电压阶段跑得稳
- 外壳是透明的,电泳时能随时盯着胶条,不像有的机器黑黢黢的啥也看不见
有次实验室买了台进口的,功能看着花哨,但操作太复杂,光说明书就几百页。对比下来,DYCZ-26C的按钮简单明了,就三个键:启动、暂停、程序选择,新人看一遍演示就能上手。不过它也有小脾气,比如缓冲液加少了就会报错,电极没擦干净就跑不匀,得顺着它的性子来。
三、双向电泳仪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点
说原理前,先打个比方:如果把蛋白比作一群人,等电聚焦就像让大家按肤色深浅排队(等电点差异),SDS-PAGE就像让排好队的人再按身高跑(分子量差异),最后每个人站的位置都是独一无二的。
第一步等电聚焦,靠的是胶条里的pH梯度。蛋白在电场里会往自己"舒服"的pH区跑,跑到那儿就不动了——就像鱼儿只待在适合自己的水温层里。DYCZ-26C的胶条有好几种pH范围,我常用3-10的宽范围先扫一遍,发现感兴趣的蛋白点,再换窄范围的胶条(比如4-7)放大看,能把差0.2个pH的蛋白都分开。
第二步SDS-PAGE,就得让蛋白带上负电往前冲。这时候蛋白会变性成条状物,分子量小的跑在前头,大的慢悠悠跟在后面。DYCZ-26C的双板设计很贴心,能同时跑两块胶,做对照组和处理组对比特别方便,避免了分批实验的误差。
这台机器最让我惊喜的是重复性。有次做植物胁迫实验,同批样品跑了三次,软件比对下来,85%的蛋白点位置都重合,比以前用的老型号靠谱多了。不过它也怕极端情况:特别大的蛋白(超过200kDa)和膜蛋白容易跑丢,得提前在裂解液里加点特殊去垢剂才行。
四、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双向电泳就像请客吃饭,准备工作做足了,后面才顺当。我每次实验前都会列个清单,一条一条打勾,不然漏个试剂就得停工。
仪器检查得像给病人做体检:
- 电极丝有没有生锈?用软布擦到发亮为止,上次有根电极氧化了,跑出来的胶条一半清楚一半模糊
- 缓冲液槽里有没有结晶?用去离子水冲三遍,残留的盐会让电流乱跳
- 盖子盖紧了吗?轻轻晃一下,没声音才算合格,不然跑的时候会漏液
五、试剂准备是最容易踩坑的地方,分享几个保命技巧:
- 配尿素溶液时,别用热水!尿素遇热会分解出有毒的东西,蛋白碰到就变性,我一般用37℃水浴慢慢溶
- IPG缓冲液开封后放4℃,别冻起来,不然会分层,每次用前摇一摇
- 平衡缓冲液里的DTT和碘乙酰胺必须现加,提前配好的第二天就失效,这是我浪费了20根胶条才总结的教训
样品处理堪称灵魂步骤。我处理植物样品时,会在裂解液里加1%的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专门吸附酚类物质——没加的话,跑出来的胶黄得像橘子皮。蛋白浓度最好控制在5μg/μl左右,太低了点看不清,太高了点会糊成一片,用Bradford法测浓度时,我会多测两次取平均。
最后提醒一句,丙烯酰胺是神经毒,配胶时一定要戴手套,操作台面铺层报纸,洒出来好清理。我有次没戴手套,手上痒了好几天,大家千万别学我。
六、标准操作流程详解
1. 胶条水化:让蛋白"躺平"进入胶条
从冰箱拿出来的胶条,先在室温放10分钟,别直接拆包装,不然会结水珠。水化缓冲液按配方配好,加DTT的时候得称重,多一点少一点都会影响聚焦。
往水化盘里加样时,得像挤牙膏一样慢慢挤,让液体连成一条线,别出气泡。放胶条更得轻手轻脚,用镊子夹着两端,胶面朝下慢慢放,感觉胶条"吸"住液体了再松手。最后倒矿物油,要没过胶条,不然水分蒸发了,胶条会干得像饼干。
我一般晚上开始水化,早上来刚好能用,16小时不多不少。试过8小时加急,结果蛋白没完全进去,点又少又淡。
2. 等电聚焦:给蛋白"分队伍"
把水化好的胶条移到聚焦槽,胶条两端要对准电极,就像插头得插进插座才通电。再盖一层新的矿物油,上次偷懒用了旧油,里面的杂质让胶条边缘糊了。
聚焦程序我从来不动预设的,30V泡12小时,500V冲1小时,最后8000V跑3小时,机器会自己跳步骤。有次好奇调了参数,想让它跑快点,结果蛋白跑过了头,点全堆在边上。
聚焦时别总开盖子看,温度变化会让电流不稳。实在想看看,就透过透明壳子瞅一眼,胶条没鼓包、没发白就没问题。
3. 胶条平衡:给蛋白"换衣服"
这步就像给参加跑步比赛的人换运动服。先在平衡液A里加DTT,让蛋白舒展开;再换平衡液B加碘乙酰胺,固定住形状。每次都用新配的,别省这点钱。
平衡时用摇床慢慢晃,速度太快胶条会从管里滑出来。15分钟一到就赶紧换液,多泡5分钟,蛋白就会从胶条里跑丢一部分。我一般设两个闹钟,免得忘了时间。
平衡完的胶条用滤纸轻轻吸一下,别使劲擦,不然蛋白点会被擦掉,边缘吸到不滴水就行。
4. 第二向电泳:让蛋白"比跑步"
预制胶提前1小时从冰箱拿出来回温,太冷的话会凝住。胶条往胶上放时,对准中间位置,用镊子轻轻按一下,听到"啵"的一声就说明贴紧了,别留气泡,不然蛋白跑不过去。
封胶的琼脂糖得煮到完全透明,稍凉一点再倒,太烫会把胶条烫坏。倒的时候沿玻璃板慢慢流,像浇花一样,别冲得胶条移位。
电泳时先开1W跑1小时,让蛋白都进入凝胶,再调到20W。溴酚蓝跑到胶底1厘米时就断电,别等跑出胶外,小分子蛋白会跟着跑丢。有次忘看时间,结果最下面的点全没了,心疼得要命。
七、常见问题与实战技巧
跑胶多了,啥奇葩问题都遇见过,分享几个高频问题的解决办法:
1、斑点拖尾像彗星:十有八九是盐没除干净。样品离心时多甩5分钟,聚焦时500V阶段延长半小时,让盐先跑出去。
2、背景太脏像麻子脸:要么是染色液没洗干净,要么是样品里杂质多。我现在染色后用去离子水摇着洗,每次换三次水,背景干净多了。
3、胶条边缘翘起来:水化时矿物油加少了,胶条干了。现在我宁可多倒点油,反正能回收过滤再用。
4、斑点歪歪扭扭:电极没擦干净!每次用前用酒精棉擦电极,保证发亮,这点最容易被忽略。
5、最后说个省钱小技巧:胶条可以重复用吗?试过一次,把用过的胶条用去离子水泡2小时,重新水化上样,虽然点少了点,但预实验时能省点钱。正式实验还是别省,数据要紧。
用DYCZ-26C型双向电泳仪这两年,最大的体会是:机器比人实在,你对它用心,它就给你好看的数据。每次看到那些排列整齐的蛋白点,就像看到自己种的菜丰收了,特有成就感。新手别怕犯错,我第一次跑废的胶条能堆成小山,现在不也能熟练操作?按步骤来,多观察,你也能玩转双向电泳。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一、DYCZ-26C型双向电泳仪产品概述
DYCZ-26C这台机器,体型不算大,长30厘米,宽16厘米,放实验台角落正合适,女生也能轻松搬动。它最核心的本事是"两步走"分离蛋白:第一步让蛋白在胶条里按等电点排好队(等电聚焦),第二步再让它们在凝胶里按分子量跑(SDS-PAGE),最后形成密密麻麻的斑点,每个点就是一种蛋白。
二、我为啥喜欢用它?主要是设计得实在:
- 最多能放12根胶条,平时做6个样本的对比实验刚好够用,不用分批跑
- 电压能从50V调到10000V,高电压阶段聚得快,低电压阶段跑得稳
- 外壳是透明的,电泳时能随时盯着胶条,不像有的机器黑黢黢的啥也看不见
有次实验室买了台进口的,功能看着花哨,但操作太复杂,光说明书就几百页。对比下来,DYCZ-26C的按钮简单明了,就三个键:启动、暂停、程序选择,新人看一遍演示就能上手。不过它也有小脾气,比如缓冲液加少了就会报错,电极没擦干净就跑不匀,得顺着它的性子来。
三、双向电泳仪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点
说原理前,先打个比方:如果把蛋白比作一群人,等电聚焦就像让大家按肤色深浅排队(等电点差异),SDS-PAGE就像让排好队的人再按身高跑(分子量差异),最后每个人站的位置都是独一无二的。
第一步等电聚焦,靠的是胶条里的pH梯度。蛋白在电场里会往自己"舒服"的pH区跑,跑到那儿就不动了——就像鱼儿只待在适合自己的水温层里。DYCZ-26C的胶条有好几种pH范围,我常用3-10的宽范围先扫一遍,发现感兴趣的蛋白点,再换窄范围的胶条(比如4-7)放大看,能把差0.2个pH的蛋白都分开。
第二步SDS-PAGE,就得让蛋白带上负电往前冲。这时候蛋白会变性成条状物,分子量小的跑在前头,大的慢悠悠跟在后面。DYCZ-26C的双板设计很贴心,能同时跑两块胶,做对照组和处理组对比特别方便,避免了分批实验的误差。
这台机器最让我惊喜的是重复性。有次做植物胁迫实验,同批样品跑了三次,软件比对下来,85%的蛋白点位置都重合,比以前用的老型号靠谱多了。不过它也怕极端情况:特别大的蛋白(超过200kDa)和膜蛋白容易跑丢,得提前在裂解液里加点特殊去垢剂才行。
四、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双向电泳就像请客吃饭,准备工作做足了,后面才顺当。我每次实验前都会列个清单,一条一条打勾,不然漏个试剂就得停工。
仪器检查得像给病人做体检:
- 电极丝有没有生锈?用软布擦到发亮为止,上次有根电极氧化了,跑出来的胶条一半清楚一半模糊
- 缓冲液槽里有没有结晶?用去离子水冲三遍,残留的盐会让电流乱跳
- 盖子盖紧了吗?轻轻晃一下,没声音才算合格,不然跑的时候会漏液
五、试剂准备是最容易踩坑的地方,分享几个保命技巧:
- 配尿素溶液时,别用热水!尿素遇热会分解出有毒的东西,蛋白碰到就变性,我一般用37℃水浴慢慢溶
- IPG缓冲液开封后放4℃,别冻起来,不然会分层,每次用前摇一摇
- 平衡缓冲液里的DTT和碘乙酰胺必须现加,提前配好的第二天就失效,这是我浪费了20根胶条才总结的教训
样品处理堪称灵魂步骤。我处理植物样品时,会在裂解液里加1%的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专门吸附酚类物质——没加的话,跑出来的胶黄得像橘子皮。蛋白浓度最好控制在5μg/μl左右,太低了点看不清,太高了点会糊成一片,用Bradford法测浓度时,我会多测两次取平均。
最后提醒一句,丙烯酰胺是神经毒,配胶时一定要戴手套,操作台面铺层报纸,洒出来好清理。我有次没戴手套,手上痒了好几天,大家千万别学我。
六、标准操作流程详解
1. 胶条水化:让蛋白"躺平"进入胶条
从冰箱拿出来的胶条,先在室温放10分钟,别直接拆包装,不然会结水珠。水化缓冲液按配方配好,加DTT的时候得称重,多一点少一点都会影响聚焦。
往水化盘里加样时,得像挤牙膏一样慢慢挤,让液体连成一条线,别出气泡。放胶条更得轻手轻脚,用镊子夹着两端,胶面朝下慢慢放,感觉胶条"吸"住液体了再松手。最后倒矿物油,要没过胶条,不然水分蒸发了,胶条会干得像饼干。
我一般晚上开始水化,早上来刚好能用,16小时不多不少。试过8小时加急,结果蛋白没完全进去,点又少又淡。
2. 等电聚焦:给蛋白"分队伍"
把水化好的胶条移到聚焦槽,胶条两端要对准电极,就像插头得插进插座才通电。再盖一层新的矿物油,上次偷懒用了旧油,里面的杂质让胶条边缘糊了。
聚焦程序我从来不动预设的,30V泡12小时,500V冲1小时,最后8000V跑3小时,机器会自己跳步骤。有次好奇调了参数,想让它跑快点,结果蛋白跑过了头,点全堆在边上。
聚焦时别总开盖子看,温度变化会让电流不稳。实在想看看,就透过透明壳子瞅一眼,胶条没鼓包、没发白就没问题。
3. 胶条平衡:给蛋白"换衣服"
这步就像给参加跑步比赛的人换运动服。先在平衡液A里加DTT,让蛋白舒展开;再换平衡液B加碘乙酰胺,固定住形状。每次都用新配的,别省这点钱。
平衡时用摇床慢慢晃,速度太快胶条会从管里滑出来。15分钟一到就赶紧换液,多泡5分钟,蛋白就会从胶条里跑丢一部分。我一般设两个闹钟,免得忘了时间。
平衡完的胶条用滤纸轻轻吸一下,别使劲擦,不然蛋白点会被擦掉,边缘吸到不滴水就行。
4. 第二向电泳:让蛋白"比跑步"
预制胶提前1小时从冰箱拿出来回温,太冷的话会凝住。胶条往胶上放时,对准中间位置,用镊子轻轻按一下,听到"啵"的一声就说明贴紧了,别留气泡,不然蛋白跑不过去。
封胶的琼脂糖得煮到完全透明,稍凉一点再倒,太烫会把胶条烫坏。倒的时候沿玻璃板慢慢流,像浇花一样,别冲得胶条移位。
电泳时先开1W跑1小时,让蛋白都进入凝胶,再调到20W。溴酚蓝跑到胶底1厘米时就断电,别等跑出胶外,小分子蛋白会跟着跑丢。有次忘看时间,结果最下面的点全没了,心疼得要命。
七、常见问题与实战技巧
跑胶多了,啥奇葩问题都遇见过,分享几个高频问题的解决办法:
1、斑点拖尾像彗星:十有八九是盐没除干净。样品离心时多甩5分钟,聚焦时500V阶段延长半小时,让盐先跑出去。
2、背景太脏像麻子脸:要么是染色液没洗干净,要么是样品里杂质多。我现在染色后用去离子水摇着洗,每次换三次水,背景干净多了。
3、胶条边缘翘起来:水化时矿物油加少了,胶条干了。现在我宁可多倒点油,反正能回收过滤再用。
4、斑点歪歪扭扭:电极没擦干净!每次用前用酒精棉擦电极,保证发亮,这点最容易被忽略。
5、最后说个省钱小技巧:胶条可以重复用吗?试过一次,把用过的胶条用去离子水泡2小时,重新水化上样,虽然点少了点,但预实验时能省点钱。正式实验还是别省,数据要紧。
用DYCZ-26C型双向电泳仪这两年,最大的体会是:机器比人实在,你对它用心,它就给你好看的数据。每次看到那些排列整齐的蛋白点,就像看到自己种的菜丰收了,特有成就感。新手别怕犯错,我第一次跑废的胶条能堆成小山,现在不也能熟练操作?按步骤来,多观察,你也能玩转双向电泳。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标签:
- 上一个:DYCZ-26C 型双向电泳仪:参数、特点与应用全解析
- 下一个:返回列表
新闻资讯
-
2025-08-01
DYCZ-26C型双向电泳仪使用指南:从原理到实战的全面解析
-
2025-08-01
DYCZ-26C 型双向电泳仪:参数、特点与应用全解析
-
2025-07-31
如何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泳仪?
-
2025-07-31
DYCZ-20F 型 DNA 序列分析电泳仪:高通量实验操作指南与科研案例解析
-
2025-07-30
电泳仪跑胶跑出科研思维:从条带里读出的 5 个实验哲学
-
2025-07-30
自动化电泳仪的 “懒人福音”:那些被我玩透的智能功能
-
2025-07-28
DYCZ-23A 型电泳仪安全操作全流程与应急处理手册
-
2025-07-28
DYCZ-23A型小型单垂直电泳仪:从新手到专家的全流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