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 解决电泳仪常见故障的实用技巧,新手必看
- 超实用!电泳仪日常维护保养技巧全攻略
- 电泳仪操作技巧大揭秘:让实验结果更精准
- 如何正确保养蓝光光源电泳仪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 电泳仪光源革新怎样改变实验安全与观测体验
- 新型一体化电泳仪如何做到一键启动高效实验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先生
手机:13810064661
电话:400 960 6117
邮箱:ly@ly.com.cn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阎富路69号院25号楼1至4层101,1至4层102
行业知识
电泳仪操作技巧大揭秘:让实验结果更精准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08-20 09:03:45
点击:
做分子实验的第五年,我前两年几乎都在跟电泳仪 “较劲”—— 条带跑歪、Marker 分不清楚、甚至胶没凝好就漏液,光返工就浪费了几十块胶和上百个样品。后来跟着实验室的老教授学了不少实操技巧,现在跑胶成功率能到 95% 以上,连新手师妹跟着我的方法做,第一次就能跑出清晰条带。今天把这些实打实的操作心得分享出来,全是避开坑的经验,比看说明书有用多了。
有次师妹图省事,按 10:1 的比例加,结果 loading buffer 不够,样品在孔里扩散,跑出来的条带又宽又模糊,只能重跑。所以比例千万别省,该加多少就加多少,不然浪费的是样品和时间。
现在我带新手做实验,都会把这些技巧教给他们,看着他们第一次就能跑出清晰条带,不用像我以前那样反复返工,特别有成就感。其实这些技巧都很简单,只要多练几次,每个人都能成为 “跑胶高手”—— 毕竟实验已经够累了,能少走点弯路,多省点时间,不是很好吗?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一、灌胶别凭感觉!3 个细节做好,胶凝得又快又均匀
灌胶是跑胶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步。以前我总觉得 “倒进去等凝就行”,结果要么胶里有气泡,要么凝得不均匀,跑出来的条带歪歪扭扭。现在掌握了 3 个技巧,灌胶再也没出过错。1. 胶液温度别太高,45℃倒刚好
第一次灌胶时,我刚煮好的胶液(大概 60℃)直接倒进槽里,结果胶槽底部的密封垫被烫变形,胶全漏了,还得重新煮胶。后来老教授告诉我,胶液煮好后要等凉到 45℃再倒,用手摸一下烧瓶外壁,不烫手就行。现在我会把煮好的胶液放在 37℃水浴锅里温着,倒的时候温度刚好,胶槽也不会被烫坏,灌完 15 分钟就能凝,比以前等凉到室温快了 10 分钟。2. 倒胶要慢,顺着槽壁流,别裹气泡
以前倒胶总跟 “赶时间” 似的,猛一倒就裹进好多气泡,用牙签挑半天还挑不干净,跑胶时气泡处的条带直接断了。现在我倒胶时会把烧瓶嘴贴着胶槽内壁,慢慢倾斜烧瓶,让胶液顺着槽壁流下去,像倒红酒一样轻,基本不会裹气泡。如果偶尔有小气泡,用牙签尖轻轻戳一下,气泡就会浮上来,比以前挑气泡省了 5 分钟。3. 梳子别插太早,胶液凝到 “半固体” 再插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灌完胶立马插梳子,结果胶没凝住,梳子一插就歪,还会把胶戳出洞。我现在灌完胶会等 3 分钟,用手指轻轻碰一下胶液表面,感觉有点黏但不粘手(像刚凝固的果冻),再慢慢把梳子插进去,插的时候要垂直,别左右晃,这样梳孔又正又整齐,上样时不会漏液。上次师妹按我的方法做,梳孔比她之前歪歪扭扭的样子整齐太多,上样一次就成功。二、上样不是 “倒进去就行”!2 个技巧避免样品浪费
上样时手一抖、加错量,整板胶可能就白跑了。我以前上样时加错过孔、溢过样,浪费了不少珍贵样品,后来总结出 2 个技巧,上样又快又准。1. 样品里加 loading buffer,比例别错
第一次跑胶时,我忘了加 loading buffer,样品直接沉到胶槽底部,跑出来根本没条带,还以为仪器坏了。后来才知道,loading buffer 不仅能让样品沉到孔底,还能指示跑胶进度。现在我每次都按 “样品:loading buffer=5:1” 的比例加,比如 10μL 样品加 2μL buffer,混合均匀后再上样,条带能准确定位,还不会扩散。有次师妹图省事,按 10:1 的比例加,结果 loading buffer 不够,样品在孔里扩散,跑出来的条带又宽又模糊,只能重跑。所以比例千万别省,该加多少就加多少,不然浪费的是样品和时间。
2. 用排枪上样,速度快还不手抖
以前用单道移液器上样,20 个样品得加 6 分钟,手酸得不行,还容易加错孔。现在换成 8 通道排枪,先把样品按顺序在离心管架上摆好,吸一次能加 8 个样,3 分钟就能上完,手也不酸了。上样时我会盯着梳孔的边缘,排枪头对准孔中间,慢慢推活塞,别太快,不然样品会溢出来。上次带本科生上样,用排枪的同学没一个加错孔,比用单道移液器的成功率高太多。三、跑胶参数别瞎调!根据样品类型选,条带更清晰
跑胶时电压、时间调错,条带要么跑太快糊了,要么跑太慢浪费时间。我以前总凭感觉设参数,跑 100bp 的小片段用 120V,结果条带跑过了头;跑 5kb 的大片段用 80V,跑了 1 小时还没到位置。后来摸清了规律,按样品类型设参数,条带一次就清。1. 小片段(100-1000bp):高电压快跑,别太久
跑 100-1000bp 的 PCR 产物或小 Marker,我会用 120-130V 的电压,时间设 25-30 分钟。比如跑 200bp 的片段,120V 跑 28 分钟刚好,条带又细又清晰,不会跑过。上次跑 300bp 的样品,我用 130V 跑了 25 分钟,比平时快 5 分钟,条带照样清楚,赶实验时这个方法特别管用。2. 大片段(1kb 以上):低电压慢跑,别着急
跑 1kb 以上的质粒或基因组 DNA,得用低电压慢慢跑,不然条带会弥散。我跑 5kb 的质粒时,用 80-100V 的电压,时间设 40-50 分钟,比如 80V 跑 45 分钟,条带能分清楚超螺旋、线性和开环三种形态,不会糊在一起。有次我图快,用 110V 跑 5kb 的质粒,结果条带跑成了一团,只能重新准备样品,又花了 2 小时,太不值了。3. 中途别总开盖子,避免温度波动
以前跑胶时总忍不住开盖子看进度,结果胶槽里的温度忽高忽低,条带跑得歪歪扭扭。现在我会在胶槽里放个温度计,跑胶时温度控制在 30℃以内,只要温度稳定,就不轻易开盖子,等时间快到了再看。上次跑胶时室温有点高,我在胶槽旁边放了个冰袋,温度控制在 28℃,条带比之前没放冰袋时整齐多了。四、收尾别偷懒!2 个步骤做好,下次实验更顺利
跑胶结束后别着急拆胶,做好这 2 步,不仅能保护仪器,还能让下次实验更省心。1. 先关电源再拆胶,别带电操作
第一次拆胶时,我忘了关电源,手碰到电极差点触电,现在每次都先关电源,拔掉插头,再拆胶槽。拆胶时要轻,别用力掰,不然胶槽的密封垫容易坏,下次灌胶会漏液。我之前有个胶槽就是因为拆得太用力,密封垫坏了,灌一次漏一次,换个密封垫花了 50 元,还耽误了实验。2. 及时清理胶槽和电极,别留残留
跑胶后胶槽里会有胶渣和缓冲液残留,不清理的话,下次跑胶时会影响电流,条带也会歪。我每次拆完胶,都会用清水把胶槽冲干净,电极用软布擦一下,要是有盐结晶,就用 10% 的柠檬酸溶液泡 5 分钟,再冲干净。现在我的电泳仪用了 3 年,电极还是亮银色,电流一直很稳定,比实验室里没清理过的仪器好用多了。结尾:技巧不是 “花架子”,是少走弯路的经验
做电泳实验这么多年,最大的感受是:没有 “难用” 的仪器,只有没掌握的技巧。以前总觉得跑胶靠 “运气”,后来才发现,灌胶时控制好温度、上样时选对工具、跑胶时调好参数,这些细节做好了,条带自然会清晰。现在我带新手做实验,都会把这些技巧教给他们,看着他们第一次就能跑出清晰条带,不用像我以前那样反复返工,特别有成就感。其实这些技巧都很简单,只要多练几次,每个人都能成为 “跑胶高手”—— 毕竟实验已经够累了,能少走点弯路,多省点时间,不是很好吗?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标签:
新闻资讯
-
2025-08-20
解决电泳仪常见故障的实用技巧,新手必看
-
2025-08-20
超实用!电泳仪日常维护保养技巧全攻略
-
2025-08-20
电泳仪操作技巧大揭秘:让实验结果更精准
-
2025-08-19
如何正确保养蓝光光源电泳仪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
2025-08-19
电泳仪光源革新怎样改变实验安全与观测体验
-
2025-08-19
新型一体化电泳仪如何做到一键启动高效实验
-
2025-08-18
DYCP-44P 快速凝胶电泳仪的性能参数如何?
-
2025-08-18
对比普通款,DYCP-44P 快速凝胶电泳仪快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