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 DYCP-37B 等电聚焦条带模糊?3 个关键操作细节帮你救回实验
- DYY-12D跑蛋白电泳:4个高频参数误区+5步高效操作法
- 电泳仪电流忽高忽低?我踩过的4个坑,帮你5分钟稳住电流
- 使用电泳仪时,凝胶无法电泳的原因与解决办法汇总
- 电泳仪输出电压达不到设定值怎么办?
- 电泳仪故障处理经验分享:科研路上的避坑指南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先生
手机:13810064661
电话:400 960 6117
邮箱:ly@ly.com.cn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阎富路69号院25号楼1至4层101,1至4层102
行业知识
DYCP-37B 等电聚焦条带模糊?3 个关键操作细节帮你救回实验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09-01 09:11:30
点击:
盯着凝胶成像仪里那团模糊的条带,我心里直冒火——这是第三批用DYCP-37B跑的血清蛋白样本了,每次条带都像蒙了层毛玻璃,连最明显的主带都糊成一片。这批样本是师姐花半个月提的,再出不来结果,项目就得延期。
我翻遍前两次的记录,操作步骤明明都按说明书来:胶浓度没错,聚焦程序也设的800V恒压,怎么就是跑不清晰?正对着废胶发呆时,实验室的李老师路过,瞥了眼成像图就问:“你脱气的时候是不是没等气泡排干净?”这句话,成了我排查问题的突破口。
一、胶没脱好气:小气泡藏隐患,条带必跑糊
问题表现:第一次跑胶,条带歪歪扭扭,边缘像被水泡过一样模糊。
踩坑经历:配好丙烯酰胺溶液后,我把烧杯塞进真空干燥器,抽了不到1分钟,见表面冒了几个小泡就赶紧拿出来倒胶。倒完才发现胶槽底部沾了几个细气泡,我戳了戳没戳破,就懒得管了。
为什么会这样?
李老师解释:DYCP-37B的胶槽比普通电泳槽深,没排干净的小气泡会藏在胶底,聚合后形成“小空洞”。蛋白在电场里迁移时,遇到空洞就会绕路,条带自然就糊了。
正确做法,两步搞定:
1. 脱气要彻底:抽真空时盯着烧杯,直到表面完全不冒气泡,再多抽3分钟,确保深层气泡也排干净;
2. 倒胶要慢稳:让溶液顺着胶槽壁缓缓流下,别搅动出新风泡。倒完的胶板对着光看,完全透明没杂质,才算是合格的。
二、电极液pH不准:差0.8就翻车,条带变“花脸”
问题表现:第二次跑胶,条带不仅糊,还横着拉了好几条纹,像被刷子刷过。
踩坑经历:配电极液时,我用了没校准的pH计,看指针指在7.3就以为对了。结果李老师用校准过的pH计一测,实际pH是8.1,差了整整0.8!
为什么会这样?
等电聚焦特别“挑”pH精度。李老师说:“DYCP-37B的电极反应很敏感,pH差0.2就会让蛋白聚焦偏移,差0.8直接就乱了。”而且我还把用过的电极液倒回瓶里反复用,里面混了蛋白残留,pH只会越来越不准。
正确做法,两点牢记:
1. 配液前校准pH计:先用4.0和6.86的标准液把pH计调准,再配电极液,反复测3次,确保误差不超0.1;
2. 电极液别重复用:每次跑胶都新配,哪怕剩得多也直接倒掉,避免蛋白残留影响pH。
三、电压升太快:一上来就800V,蛋白全“冲散”
问题表现:第三次跑胶,条带不糊了,但宽得像条带子,没法分析。
踩坑经历:前三次我都直接设“800V恒压跑180分钟”,觉得高压能让蛋白快点聚焦,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为什么会这样?
李老师打了个比方:“这就像赶羊,一下子用强电冲,蛋白还没在等电点站稳就被冲散了,条带怎么可能窄?”
正确做法,阶梯升压是关键:
按“低→中→高”分三阶段设电压,总时间还是180分钟,但效果天差地别:
1. 第一步200V/30分钟:让蛋白在低电压下慢慢“归位”,初步聚在一起;
2. 第二步500V/60分钟:把分散的蛋白聚成粗带,打好基础;
3. 第三步800V/90分钟:精细聚焦,让条带变窄变锐利。
另外,聚焦结束后别着急拆胶,断电后让胶在电极板上再放5分钟,蛋白稳定后再染色,边缘会更清晰。
四、总结:做好3个细节,条带清晰不翻车
现在每次用DYCP-37B跑等电聚焦,我都会先检查这三点,再也没出过条带模糊的问题:
1. 胶溶液脱气至少3分钟,倒胶慢稳无气泡;
2. 电极液配前校准pH计,每次都用新配的;
3. 聚焦电压按“200V→500V→800V”阶梯升,结束后静置5分钟。
其实很多实验翻车,都不是仪器不好用,而是细节没做到位。这三个细节看起来简单,但只要做好了,就能帮你少浪费样本、少走弯路,轻松跑出清晰条带。下次再遇到条带模糊,不妨从这几点查起,说不定很快就能解决问题!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我翻遍前两次的记录,操作步骤明明都按说明书来:胶浓度没错,聚焦程序也设的800V恒压,怎么就是跑不清晰?正对着废胶发呆时,实验室的李老师路过,瞥了眼成像图就问:“你脱气的时候是不是没等气泡排干净?”这句话,成了我排查问题的突破口。
一、胶没脱好气:小气泡藏隐患,条带必跑糊
问题表现:第一次跑胶,条带歪歪扭扭,边缘像被水泡过一样模糊。
踩坑经历:配好丙烯酰胺溶液后,我把烧杯塞进真空干燥器,抽了不到1分钟,见表面冒了几个小泡就赶紧拿出来倒胶。倒完才发现胶槽底部沾了几个细气泡,我戳了戳没戳破,就懒得管了。
为什么会这样?
李老师解释:DYCP-37B的胶槽比普通电泳槽深,没排干净的小气泡会藏在胶底,聚合后形成“小空洞”。蛋白在电场里迁移时,遇到空洞就会绕路,条带自然就糊了。
正确做法,两步搞定:
1. 脱气要彻底:抽真空时盯着烧杯,直到表面完全不冒气泡,再多抽3分钟,确保深层气泡也排干净;
2. 倒胶要慢稳:让溶液顺着胶槽壁缓缓流下,别搅动出新风泡。倒完的胶板对着光看,完全透明没杂质,才算是合格的。
二、电极液pH不准:差0.8就翻车,条带变“花脸”
问题表现:第二次跑胶,条带不仅糊,还横着拉了好几条纹,像被刷子刷过。
踩坑经历:配电极液时,我用了没校准的pH计,看指针指在7.3就以为对了。结果李老师用校准过的pH计一测,实际pH是8.1,差了整整0.8!
为什么会这样?
等电聚焦特别“挑”pH精度。李老师说:“DYCP-37B的电极反应很敏感,pH差0.2就会让蛋白聚焦偏移,差0.8直接就乱了。”而且我还把用过的电极液倒回瓶里反复用,里面混了蛋白残留,pH只会越来越不准。
正确做法,两点牢记:
1. 配液前校准pH计:先用4.0和6.86的标准液把pH计调准,再配电极液,反复测3次,确保误差不超0.1;
2. 电极液别重复用:每次跑胶都新配,哪怕剩得多也直接倒掉,避免蛋白残留影响pH。
三、电压升太快:一上来就800V,蛋白全“冲散”
问题表现:第三次跑胶,条带不糊了,但宽得像条带子,没法分析。
踩坑经历:前三次我都直接设“800V恒压跑180分钟”,觉得高压能让蛋白快点聚焦,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为什么会这样?
李老师打了个比方:“这就像赶羊,一下子用强电冲,蛋白还没在等电点站稳就被冲散了,条带怎么可能窄?”
正确做法,阶梯升压是关键:
按“低→中→高”分三阶段设电压,总时间还是180分钟,但效果天差地别:
1. 第一步200V/30分钟:让蛋白在低电压下慢慢“归位”,初步聚在一起;
2. 第二步500V/60分钟:把分散的蛋白聚成粗带,打好基础;
3. 第三步800V/90分钟:精细聚焦,让条带变窄变锐利。
另外,聚焦结束后别着急拆胶,断电后让胶在电极板上再放5分钟,蛋白稳定后再染色,边缘会更清晰。
四、总结:做好3个细节,条带清晰不翻车
现在每次用DYCP-37B跑等电聚焦,我都会先检查这三点,再也没出过条带模糊的问题:
1. 胶溶液脱气至少3分钟,倒胶慢稳无气泡;
2. 电极液配前校准pH计,每次都用新配的;
3. 聚焦电压按“200V→500V→800V”阶梯升,结束后静置5分钟。
其实很多实验翻车,都不是仪器不好用,而是细节没做到位。这三个细节看起来简单,但只要做好了,就能帮你少浪费样本、少走弯路,轻松跑出清晰条带。下次再遇到条带模糊,不妨从这几点查起,说不定很快就能解决问题!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标签:
- 上一个:DYY-12D跑蛋白电泳:4个高频参数误区+5步高效操作法
- 下一个:返回列表
新闻资讯
-
2025-09-01
DYCP-37B 等电聚焦条带模糊?3 个关键操作细节帮你救回实验
-
2025-08-29
DYY-12D跑蛋白电泳:4个高频参数误区+5步高效操作法
-
2025-08-25
电泳仪电流忽高忽低?我踩过的4个坑,帮你5分钟稳住电流
-
2025-08-25
使用电泳仪时,凝胶无法电泳的原因与解决办法汇总
-
2025-08-25
电泳仪输出电压达不到设定值怎么办?
-
2025-08-21
电泳仪故障处理经验分享:科研路上的避坑指南
-
2025-08-21
电泳实验细节优化:提升实验成功率的关键要点
-
2025-08-21
电泳实验常见问题深度解析与精准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