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 DYCZ-MINI4在基础科研中的应用解析
 - DYCZ-MINI4操作指南与常见故障排除:从手忙脚乱到得心应手
 - DYCZ-MINI4垂直电泳仪:四板高效设计如何破解我们的科研效率瓶颈?
 - DYCZ-27B 电泳槽漏液维修:老技术员的“望闻问切”三步法
 - DYCZ-27B 圆管凝胶制作:从“翻车”到成功的实战手记
 - DYCZ-27B 圆盘电泳仪使用指南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先生
手机:13810064661
电话:400 960 6117
邮箱:ly@ly.com.cn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阎富路69号院25号楼1至4层101,1至4层102
行业知识
DYCZ-MINI4操作指南与常见故障排除:从手忙脚乱到得心应手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11-04 09:01:54
            点击: 
    还记得我刚接手实验室那台崭新的DYCZ-MINI4垂直电泳仪时,心情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终于可以用上四板高效的新设备;忐忑的是,作为实验室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切都要自己摸索。果然,第一次使用就遭遇了经典的“漏液悲剧”,缓冲液漏了一冰箱,实验不得不中断。
如今,这台仪器已成为我们课题组最可靠的伙伴之一。我将这些从挫折中总结出的经验和从论坛、说明书以及同事交流中学到的知识整理下来,希望能让你绕过我踩过的“坑”,真正驾驭这台效率利器。
一、 核心操作六步法:稳定结果的基石
标准的操作是避免一切故障的前提。请严格按照以下流程执行:
1. 组装玻璃板(“夹心”的艺术)
动作: 将短板、长板、垫片和梳子清洗干净并晾干。将短板和长板正确对齐,两侧放入垫片,然后放入电泳槽的夹板架中,用均匀的力道旋紧螺丝,确保玻璃板被平稳压住。
思考: 力度是关键!过松会漏液,过紧可能压碎玻璃。听到“嘎吱”声,看到垫片被均匀压出形变即可,切勿死命拧。
2. 灌制凝胶(效率与耐心的平衡)
动作: 按配方制备分离胶,用移液器沿玻璃板缝隙缓缓加入至适当高度,并立即用异丙醇或水进行液封。等待完全凝固后,倒掉液封层,再加入浓缩胶并快速插入梳子。
思考: 如果同时灌制四块胶,“速度” 至关重要。分离胶凝固快,建议一次只配两块胶的量,或与同伴协作,避免灌到第四块时前面的胶已开始凝固,导致界面不平。
3. 上样(最关键的一步)
动作: 凝固后,小心垂直拔出梳子。将凝胶组装入电泳槽,倒入运行缓冲液,确保内外槽液面达到要求。用微量进样器吸取样品,穿过缓冲液,小心加入加样孔底部。
思考: 针头切勿插得太深,否则会刺穿凝胶底部。我的技巧是:针尖接触液面后,再稍微下移一点即可缓慢推出样品。看到样品在孔底形成一条浓密的带,就是成功了。
4. 电泳运行(设定与观察)
动作: 盖好盖子,连接电源。根据实验需求设定电压/电流。通常浓缩胶用低电压(80V),样品进入分离胶后切换至高电压(120V-150V)。
思考: 随时观察溴酚蓝指示带的形态。如果条带歪斜、扩散,可能意味着缓冲液配制有误或凝胶存在问题。
5. 结束与拆卸(善始善终)
动作: 电泳结束后,关闭电源,拔掉导线。倒掉缓冲液,小心撬开玻璃板,取出凝胶进行后续染色或转膜。
思考: 立即清洗! 这是保证仪器长寿的秘诀。残留的凝胶和缓冲液盐分会腐蚀密封圈和玻璃板。
二、 常见故障排除指南:从现象到本质的排查
即使再小心,问题也难免会发生。以下是几个最常见问题的排查思路,基本涵盖了90%的情况。
故障一:漏液——新手的“第一道坎”
现象: 外槽或内槽缓冲液缓慢或快速减少,电泳槽周围有液体渗出,甚至引发电源报警。
我的经历: 第一次使用时就发生了,原因是垫片没有完全嵌入卡槽,且螺丝拧紧顺序不对,导致压力不均。
排查步骤:
1. 检查垫片: 确保垫片平整地放在正确位置,无扭曲、无老化裂纹。
2. 检查玻璃板: 长板和短板是否对齐?玻璃板底部和侧面是否平整无缺口?
3. 检查螺丝压力: 按照“对角线”顺序,逐步、均匀地拧紧螺丝,而不是一次性把一个螺丝拧到死。
4. 空试: 在不灌胶的情况下,只组装玻璃板并加入去离子水,静置5分钟,观察是否漏水。这是最安全的预检方法。
故障二:凝胶不规则或破裂——艺术的瑕疵
现象: 凝胶凝固后界面歪斜、有气泡、或分离胶表面不水平。
排查步骤:
1. 液封不平: 加入分离胶后,液封操作要轻缓,使异丙醇均匀覆盖在胶面上,形成水平界面。
2. 凝固过快: 环境温度太高或AP/TEMED加得过多,会导致凝胶聚合不均,产生应力而变形或开裂。请在适宜温度下操作。
3. 拔出梳子不当: 拔梳子时应垂直、缓慢、均匀用力,突然拔出会撕裂加样孔。
故障三:电泳条带异常——问题的集中体现
现象: 条带歪斜、扩散、“微笑”条带等。
我的思考: 条带是结果,问题出在过程。这需要像侦探一样分析。
条带歪斜: 可能是玻璃板底部不干净,导致电流不均匀。或是缓冲液重复使用次数过多。
“微笑”条带(两端翘起): 电泳过程中产热过多,中间部分温度高迁移快。解决方案: 适当降低电压,或在冷库中运行。
条带扩散: 样品盐浓度过高、加样量过大、或凝胶浓度不适合目标分子量。
故障四:电压/电流不稳——电源的“心跳”
现象: 电源显示数值波动剧烈,或突然断电。
排查步骤:
1. 检查连接: 确保电泳槽盖子和电源线的插头完全接触,无缓冲液溅入。
2. 检查缓冲液: 是否使用了正确浓度和pH的缓冲液?液面是否过低?
3. 检查设备: 换个电泳槽试试,如果问题依旧,可能是电源本身故障。
三、 总结:耐心与细致是最好的说明书
DYCZ-MINI4是一台设计精良的设备,绝大多数问题都源于操作的细节。我的经验是:慢就是快。在组装和灌胶阶段多花一分钟检查,就能避免后续数小时的麻烦和样品损失。
将这份指南放在手边,特别是当你还是新手时。希望它能帮助你快速跨越入门阶段,让DYCZ-MINI4真正成为你科研路上的加速器,而非“拦路虎”。记住,每个熟练的操作者都曾是从漏液开始的,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如今,这台仪器已成为我们课题组最可靠的伙伴之一。我将这些从挫折中总结出的经验和从论坛、说明书以及同事交流中学到的知识整理下来,希望能让你绕过我踩过的“坑”,真正驾驭这台效率利器。
一、 核心操作六步法:稳定结果的基石
标准的操作是避免一切故障的前提。请严格按照以下流程执行:
1. 组装玻璃板(“夹心”的艺术)
动作: 将短板、长板、垫片和梳子清洗干净并晾干。将短板和长板正确对齐,两侧放入垫片,然后放入电泳槽的夹板架中,用均匀的力道旋紧螺丝,确保玻璃板被平稳压住。
思考: 力度是关键!过松会漏液,过紧可能压碎玻璃。听到“嘎吱”声,看到垫片被均匀压出形变即可,切勿死命拧。
2. 灌制凝胶(效率与耐心的平衡)
动作: 按配方制备分离胶,用移液器沿玻璃板缝隙缓缓加入至适当高度,并立即用异丙醇或水进行液封。等待完全凝固后,倒掉液封层,再加入浓缩胶并快速插入梳子。
思考: 如果同时灌制四块胶,“速度” 至关重要。分离胶凝固快,建议一次只配两块胶的量,或与同伴协作,避免灌到第四块时前面的胶已开始凝固,导致界面不平。
3. 上样(最关键的一步)
动作: 凝固后,小心垂直拔出梳子。将凝胶组装入电泳槽,倒入运行缓冲液,确保内外槽液面达到要求。用微量进样器吸取样品,穿过缓冲液,小心加入加样孔底部。
思考: 针头切勿插得太深,否则会刺穿凝胶底部。我的技巧是:针尖接触液面后,再稍微下移一点即可缓慢推出样品。看到样品在孔底形成一条浓密的带,就是成功了。
4. 电泳运行(设定与观察)
动作: 盖好盖子,连接电源。根据实验需求设定电压/电流。通常浓缩胶用低电压(80V),样品进入分离胶后切换至高电压(120V-150V)。
思考: 随时观察溴酚蓝指示带的形态。如果条带歪斜、扩散,可能意味着缓冲液配制有误或凝胶存在问题。
5. 结束与拆卸(善始善终)
动作: 电泳结束后,关闭电源,拔掉导线。倒掉缓冲液,小心撬开玻璃板,取出凝胶进行后续染色或转膜。
思考: 立即清洗! 这是保证仪器长寿的秘诀。残留的凝胶和缓冲液盐分会腐蚀密封圈和玻璃板。
二、 常见故障排除指南:从现象到本质的排查
即使再小心,问题也难免会发生。以下是几个最常见问题的排查思路,基本涵盖了90%的情况。
故障一:漏液——新手的“第一道坎”
现象: 外槽或内槽缓冲液缓慢或快速减少,电泳槽周围有液体渗出,甚至引发电源报警。
我的经历: 第一次使用时就发生了,原因是垫片没有完全嵌入卡槽,且螺丝拧紧顺序不对,导致压力不均。
排查步骤:
1. 检查垫片: 确保垫片平整地放在正确位置,无扭曲、无老化裂纹。
2. 检查玻璃板: 长板和短板是否对齐?玻璃板底部和侧面是否平整无缺口?
3. 检查螺丝压力: 按照“对角线”顺序,逐步、均匀地拧紧螺丝,而不是一次性把一个螺丝拧到死。
4. 空试: 在不灌胶的情况下,只组装玻璃板并加入去离子水,静置5分钟,观察是否漏水。这是最安全的预检方法。
故障二:凝胶不规则或破裂——艺术的瑕疵
现象: 凝胶凝固后界面歪斜、有气泡、或分离胶表面不水平。
排查步骤:
1. 液封不平: 加入分离胶后,液封操作要轻缓,使异丙醇均匀覆盖在胶面上,形成水平界面。
2. 凝固过快: 环境温度太高或AP/TEMED加得过多,会导致凝胶聚合不均,产生应力而变形或开裂。请在适宜温度下操作。
3. 拔出梳子不当: 拔梳子时应垂直、缓慢、均匀用力,突然拔出会撕裂加样孔。
故障三:电泳条带异常——问题的集中体现
现象: 条带歪斜、扩散、“微笑”条带等。
我的思考: 条带是结果,问题出在过程。这需要像侦探一样分析。
条带歪斜: 可能是玻璃板底部不干净,导致电流不均匀。或是缓冲液重复使用次数过多。
“微笑”条带(两端翘起): 电泳过程中产热过多,中间部分温度高迁移快。解决方案: 适当降低电压,或在冷库中运行。
条带扩散: 样品盐浓度过高、加样量过大、或凝胶浓度不适合目标分子量。
故障四:电压/电流不稳——电源的“心跳”
现象: 电源显示数值波动剧烈,或突然断电。
排查步骤:
1. 检查连接: 确保电泳槽盖子和电源线的插头完全接触,无缓冲液溅入。
2. 检查缓冲液: 是否使用了正确浓度和pH的缓冲液?液面是否过低?
3. 检查设备: 换个电泳槽试试,如果问题依旧,可能是电源本身故障。
三、 总结:耐心与细致是最好的说明书
DYCZ-MINI4是一台设计精良的设备,绝大多数问题都源于操作的细节。我的经验是:慢就是快。在组装和灌胶阶段多花一分钟检查,就能避免后续数小时的麻烦和样品损失。
将这份指南放在手边,特别是当你还是新手时。希望它能帮助你快速跨越入门阶段,让DYCZ-MINI4真正成为你科研路上的加速器,而非“拦路虎”。记住,每个熟练的操作者都曾是从漏液开始的,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标签:
新闻资讯
- 
2025-11-04
DYCZ-MINI4在基础科研中的应用解析
 - 
2025-11-04
DYCZ-MINI4操作指南与常见故障排除:从手忙脚乱到得心应手
 - 
2025-11-04
DYCZ-MINI4垂直电泳仪:四板高效设计如何破解我们的科研效率瓶颈?
 - 
2025-11-03
DYCZ-27B 电泳槽漏液维修:老技术员的“望闻问切”三步法
 - 
2025-11-03
DYCZ-27B 圆管凝胶制作:从“翻车”到成功的实战手记
 - 
2025-11-03
DYCZ-27B 圆盘电泳仪使用指南
 - 
2025-10-31
DYCZ-40D转印缓冲液:我的三次失败与一个顿悟时刻
 - 
2025-10-31
DYCZ-40D转印翻车?听技术员老高如何“望闻问切”破案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