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 DYCP-36型电泳槽日常清洁保养全攻略:延长设备寿命的科学方法
- DYCP-36型电泳槽凝胶板安装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指南
- DYCP - 36型电泳槽凝胶板安装的注意事项详解
- DYCP - 36型电泳槽如何正确安装凝胶板?
- DYCP-36型等电聚焦电泳槽常见问题深度解答:从原理到故障排除
- 转印槽材质如何影响DYCZ-40G型电泳仪的性能?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先生
手机:13810064661
电话:400 960 6117
邮箱:ly@ly.com.cn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阎富路69号院25号楼1至4层101,1至4层102
行业知识
DYCZ - 40G 型转印电泳仪转印后膜上背景过高?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01-03 09:08:22
点击: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DYCZ - 40G 型转印电泳仪是帮助我们将凝胶中的蛋白质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成功转移到膜上的重要工具。然而,不少使用者常常会遇到转印后膜上背景过高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它严重影响了后续检测的准确性和结果的清晰度。今天,咱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DYCZ - 40G 型转印电泳仪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膜上背景过高的不良影响
膜上背景过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干扰对目标条带的观察和识别。在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实验时,原本清晰的目标蛋白条带可能会淹没在一片高背景的“噪声”之中,导致难以准确判断蛋白的表达量、分子量等关键信息。对于核酸转印后的杂交检测来说,过高的背景也会使特异性的核酸信号变得模糊不清,增加误判的可能性,进而影响整个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而且,背景过高还可能意味着需要重复实验,浪费宝贵的样本、试剂以及时间成本,拖慢科研的进度。
二、可能导致背景过高的原因
(一)转印缓冲液相关因素
1. 缓冲液成分杂质过多
- 转印缓冲液在配制过程中,如果使用的试剂纯度不够高,含有较多杂质,比如无机盐中的重金属离子、未除尽的有机杂质等,这些杂质在转印过程中可能会吸附到膜上,增加背景信号。例如,使用了质量不佳的甲醇配制缓冲液,其中含有的微量杂质就有可能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到膜上,导致背景变脏。
- 另外,缓冲液存放时间过长,受到外界污染,比如混入了灰尘、微生物等,也会引发类似的问题。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一些物质或者灰尘中的颗粒,都可能附着在膜上,使背景升高。
2. 缓冲液中封闭剂问题
- 封闭剂的选择和使用对背景影响很大。如果选择的封闭剂与后续检测所用的抗体等试剂兼容性不好,或者封闭不完全,就容易出现高背景。比如,常用的脱脂奶粉作为封闭剂时,若其质量不过关,含有较多其他蛋白成分,可能无法有效封闭膜上的非特异性结合位点,使得后续加入的抗体等物质除了与目标分子结合外,还会与这些未封闭好的位点结合,从而导致背景升高。
- 封闭时间和封闭剂浓度也很关键。封闭时间过短,膜上的位点不能充分被封闭;封闭剂浓度过低,同样达不到理想的封闭效果,都会让背景变得难以控制。
(二)转印条件因素
1. 转印电压和时间不合理
- 转印电压过高时,可能会使一些原本不该转移到膜上的小分子杂质也随着目标分子一起转移过来,增加了膜上的非特异性吸附,进而提高背景。例如,在蛋白质转印中,过高的电压可能会把缓冲液中的一些小分子蛋白或者杂质蛋白强行“拉”到膜上,让背景变得杂乱。
- 转印时间过长也有类似的问题,长时间的转印过程给了更多杂质在膜上积累的机会,使得背景越来越高。而且,过长时间还可能导致目标分子在膜上扩散,影响条带的清晰度,进一步加重背景干扰。
2. 转印温度不适宜
- 如果转印温度过高,一方面可能会改变缓冲液的性质,使其稳定性下降,一些成分更容易析出并附着在膜上;另一方面,也可能影响膜的性能,使其对杂质的吸附能力增强。例如,某些转印膜在高温环境下,表面的电荷分布会发生变化,更易吸附缓冲液中的杂质,最终导致背景升高。
(三)膜的处理与选择因素
1. 膜的质量不佳
- 购买的转印膜本身质量有缺陷,比如膜的材质不均匀,表面存在微小的孔洞或者瑕疵,就容易吸附杂质,造成背景过高。一些低质量的膜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其孔径大小不一致,会使非特异性的物质更容易通过或附着在膜上,影响背景的纯净度。
- 另外,膜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污染,比如包装破损导致膜接触到外界的灰尘等杂质,也会在使用时出现高背景的情况。
2. 膜的预处理不当
- 膜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正确的预处理,如没有充分浸泡在合适的溶液中使其活化,膜的表面活性就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后续在转印过程中对杂质的排斥能力就会变弱,容易出现背景偏高的现象。例如,PVDF 膜如果没有用甲醇充分浸泡,其亲水性不够,不仅影响目标分子的结合,还会让杂质更容易吸附上去。
(四)洗膜环节因素
1. 洗膜液选择错误
- 洗膜液的种类和配方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以及所使用的试剂来选择。如果洗膜液的酸碱度不合适,或者缺乏有效的去污成分,就无法有效地去除膜上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导致背景过高。比如,在使用某些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检测系统时,若洗膜液的 pH 值没有调节好,就不能很好地洗去未结合的底物等杂质,背景就会显得很脏。
- 而且,洗膜液的浓度也很重要,浓度过低起不到清洁作用,浓度过高可能会破坏膜上已结合的目标分子或者影响膜的性能,间接导致背景问题。
2. 洗膜次数和时间不足
- 洗膜的次数和每次洗膜的时间对于去除背景杂质至关重要。如果洗膜次数过少,每次洗膜时间又太短,那么膜上残留的未结合的抗体、底物以及其他杂质就不能被充分清除,这些残留物质会在后续的显色等检测步骤中产生信号,使得背景看起来很高。
三、解决膜上背景过高的方法
(一)优化转印缓冲液
1. 保证缓冲液质量
- 选用高纯度的试剂来配制转印缓冲液,尽量购买知名品牌、质量可靠的化学试剂,避免因试剂本身的杂质问题影响转印效果。在配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各种成分充分溶解且混合均匀。
- 对于缓冲液的存放,要使用干净、密封的容器,并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避免其受到污染。可以定期检查缓冲液的状态,如发现有浑浊、沉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更换新的缓冲液。
2. 合理选择和使用封闭剂
- 根据后续实验的类型和所用的检测试剂,选择合适的封闭剂。常见的封闭剂有脱脂奶粉、BSA(牛血清白蛋白)、酪蛋白等,不同的封闭剂适用于不同的实验体系。例如,在检测磷酸化蛋白时,使用 BSA 作为封闭剂可能效果更好,因为脱脂奶粉中含有的磷酸酶可能会影响磷酸化蛋白的检测。
- 确定好封闭剂后,要准确控制封闭剂的浓度和封闭时间。一般来说,脱脂奶粉的使用浓度可以在 3% - 5%左右,封闭时间根据膜的大小和实验要求,控制在 1 - 2 小时为宜。在封闭过程中,可以适当轻轻摇动容器,使封闭剂能均匀地作用于膜上的各个部位,提高封闭效果。
(二)调整转印条件
1. 优化转印电压和时间
- 通过预实验或者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确定适合自己实验样品的转印电压和时间。对于大多数蛋白质转印实验,电压可以先尝试设置在 80 - 120V 之间,转印时间根据凝胶厚度、目标分子大小等因素,在 30 分钟到 2 小时之间进行调整。在转印过程中,观察转印效果,若发现背景过高,可以适当降低电压、缩短时间,同时保证目标分子能够有效转移到膜上。
- 可以采用分段转印的方法,比如先以较低电压转印一段时间,再适当提高电压继续转印,这样既能保证转印效率,又能减少杂质的过度转移,有助于控制背景。
2. 控制转印温度
- 尽量将转印温度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推荐在 4℃ - 25℃之间。如果实验室环境温度较高,可以使用冷却装置,如冰袋或者循环冷却系统,来降低转印电泳仪周围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对转印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在转印过程中要避免仪器受到阳光直射或者靠近热源,确保温度的稳定性。
(三)精心处理和选择膜
1. 挑选优质膜
- 在购买转印膜时,选择口碑好、质量有保障的品牌产品,查看产品的质量认证和相关的技术参数说明,确保膜的材质均匀、孔径合适且无明显的缺陷。对于不同的实验需求,选择相应的膜类型,比如对于小分子蛋白的转印,选择孔径较小的膜;对于大分子蛋白,选择孔径稍大但能有效截留目标分子的膜。
- 在收到膜后,要检查膜的包装是否完好,若发现有破损或者污染的情况,及时与供应商联系更换。
2. 正确预处理膜
- 按照膜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预处理操作。例如,对于 PVDF 膜,要先用甲醇浸泡 10 - 15 分钟,使其充分活化,然后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入转印缓冲液中浸泡备用。对于 NC 膜,通常用蒸馏水浸泡使其湿润即可,但浸泡时间也要适当控制,保证膜的性能处于最佳状态,减少背景产生的可能性。
(四)规范洗膜环节
1. 选择合适洗膜液
- 根据实验中所使用的检测试剂以及膜上结合的物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洗膜液配方。可以参考相关的实验指南或者向有经验的同行请教。例如,在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进行 Western Blot 检测时,常用含有一定浓度 Tween - 20 的 Tris - HCl 缓冲液作为洗膜液,Tween - 20 的浓度一般控制在 0.05% - 0.1%左右,既能有效去除杂质,又不会对膜上的目标分子造成破坏。
- 对于一些特殊的实验,如需要去除特定的化学基团或者标记物的实验,可以根据化学性质选择针对性的洗膜液成分,如含有特定螯合剂的洗膜液等,确保能彻底清除膜上不需要的物质,降低背景。
2. 保证洗膜次数和时间
- 一般来说,洗膜至少要进行 3 - 5 次,每次洗膜时间控制在 5 - 10 分钟左右,具体可以根据膜的大小、背景情况等因素适当调整。在洗膜过程中,可以使用温和的振荡设备,让洗膜液充分与膜接触,提高清洗效果。同时,要注意更换干净的洗膜液进行多次清洗,避免洗膜液被污染后重新附着到膜上,影响洗膜的质量。
四、预防膜上背景过高的措施
1. 建立实验记录和优化制度
- 每次使用 DYCZ - 40G 型转印电泳仪进行实验时,都要详细记录转印缓冲液的配制情况、转印条件(包括电压、时间、温度等)、膜的处理方法、洗膜环节的操作以及最终的实验结果等信息。通过对这些记录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可能导致背景过高的潜在问题,并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不断优化实验操作,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结果的质量。
2. 定期维护和校准仪器
- 定期对转印电泳仪进行维护,检查仪器的电极是否清洁、电路连接是否正常、温度控制系统是否准确等,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能够稳定地提供转印所需的条件。同时,要对仪器的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校准,保证其显示的数值与实际情况相符,避免因仪器参数不准确而导致转印出现问题,进而影响背景情况。
3. 培训操作人员
- 对使用转印电泳仪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仪器的操作原理、各种试剂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的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培训内容应包括转印缓冲液的配制、膜的处理、转印条件的设置、洗膜操作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通过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实验技能和质量意识,减少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引发的背景过高问题。
五、总结
DYCZ - 40G 型转印电泳仪转印后膜上背景过高是一个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问题,涉及转印缓冲液、转印条件、膜的处理以及洗膜环节等多个关键部分。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才能有效地降低膜上的背景,获得清晰、准确的转印结果,为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在日常实验操作中,要注重每一个细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断积累经验,让转印电泳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科研工作。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一、膜上背景过高的不良影响
膜上背景过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干扰对目标条带的观察和识别。在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实验时,原本清晰的目标蛋白条带可能会淹没在一片高背景的“噪声”之中,导致难以准确判断蛋白的表达量、分子量等关键信息。对于核酸转印后的杂交检测来说,过高的背景也会使特异性的核酸信号变得模糊不清,增加误判的可能性,进而影响整个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而且,背景过高还可能意味着需要重复实验,浪费宝贵的样本、试剂以及时间成本,拖慢科研的进度。
二、可能导致背景过高的原因
(一)转印缓冲液相关因素
1. 缓冲液成分杂质过多
- 转印缓冲液在配制过程中,如果使用的试剂纯度不够高,含有较多杂质,比如无机盐中的重金属离子、未除尽的有机杂质等,这些杂质在转印过程中可能会吸附到膜上,增加背景信号。例如,使用了质量不佳的甲醇配制缓冲液,其中含有的微量杂质就有可能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到膜上,导致背景变脏。
- 另外,缓冲液存放时间过长,受到外界污染,比如混入了灰尘、微生物等,也会引发类似的问题。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一些物质或者灰尘中的颗粒,都可能附着在膜上,使背景升高。
2. 缓冲液中封闭剂问题
- 封闭剂的选择和使用对背景影响很大。如果选择的封闭剂与后续检测所用的抗体等试剂兼容性不好,或者封闭不完全,就容易出现高背景。比如,常用的脱脂奶粉作为封闭剂时,若其质量不过关,含有较多其他蛋白成分,可能无法有效封闭膜上的非特异性结合位点,使得后续加入的抗体等物质除了与目标分子结合外,还会与这些未封闭好的位点结合,从而导致背景升高。
- 封闭时间和封闭剂浓度也很关键。封闭时间过短,膜上的位点不能充分被封闭;封闭剂浓度过低,同样达不到理想的封闭效果,都会让背景变得难以控制。
(二)转印条件因素
1. 转印电压和时间不合理
- 转印电压过高时,可能会使一些原本不该转移到膜上的小分子杂质也随着目标分子一起转移过来,增加了膜上的非特异性吸附,进而提高背景。例如,在蛋白质转印中,过高的电压可能会把缓冲液中的一些小分子蛋白或者杂质蛋白强行“拉”到膜上,让背景变得杂乱。
- 转印时间过长也有类似的问题,长时间的转印过程给了更多杂质在膜上积累的机会,使得背景越来越高。而且,过长时间还可能导致目标分子在膜上扩散,影响条带的清晰度,进一步加重背景干扰。
2. 转印温度不适宜
- 如果转印温度过高,一方面可能会改变缓冲液的性质,使其稳定性下降,一些成分更容易析出并附着在膜上;另一方面,也可能影响膜的性能,使其对杂质的吸附能力增强。例如,某些转印膜在高温环境下,表面的电荷分布会发生变化,更易吸附缓冲液中的杂质,最终导致背景升高。
(三)膜的处理与选择因素
1. 膜的质量不佳
- 购买的转印膜本身质量有缺陷,比如膜的材质不均匀,表面存在微小的孔洞或者瑕疵,就容易吸附杂质,造成背景过高。一些低质量的膜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其孔径大小不一致,会使非特异性的物质更容易通过或附着在膜上,影响背景的纯净度。
- 另外,膜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污染,比如包装破损导致膜接触到外界的灰尘等杂质,也会在使用时出现高背景的情况。
2. 膜的预处理不当
- 膜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正确的预处理,如没有充分浸泡在合适的溶液中使其活化,膜的表面活性就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后续在转印过程中对杂质的排斥能力就会变弱,容易出现背景偏高的现象。例如,PVDF 膜如果没有用甲醇充分浸泡,其亲水性不够,不仅影响目标分子的结合,还会让杂质更容易吸附上去。
(四)洗膜环节因素
1. 洗膜液选择错误
- 洗膜液的种类和配方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以及所使用的试剂来选择。如果洗膜液的酸碱度不合适,或者缺乏有效的去污成分,就无法有效地去除膜上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导致背景过高。比如,在使用某些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检测系统时,若洗膜液的 pH 值没有调节好,就不能很好地洗去未结合的底物等杂质,背景就会显得很脏。
- 而且,洗膜液的浓度也很重要,浓度过低起不到清洁作用,浓度过高可能会破坏膜上已结合的目标分子或者影响膜的性能,间接导致背景问题。
2. 洗膜次数和时间不足
- 洗膜的次数和每次洗膜的时间对于去除背景杂质至关重要。如果洗膜次数过少,每次洗膜时间又太短,那么膜上残留的未结合的抗体、底物以及其他杂质就不能被充分清除,这些残留物质会在后续的显色等检测步骤中产生信号,使得背景看起来很高。
三、解决膜上背景过高的方法
(一)优化转印缓冲液
1. 保证缓冲液质量
- 选用高纯度的试剂来配制转印缓冲液,尽量购买知名品牌、质量可靠的化学试剂,避免因试剂本身的杂质问题影响转印效果。在配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各种成分充分溶解且混合均匀。
- 对于缓冲液的存放,要使用干净、密封的容器,并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避免其受到污染。可以定期检查缓冲液的状态,如发现有浑浊、沉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更换新的缓冲液。
2. 合理选择和使用封闭剂
- 根据后续实验的类型和所用的检测试剂,选择合适的封闭剂。常见的封闭剂有脱脂奶粉、BSA(牛血清白蛋白)、酪蛋白等,不同的封闭剂适用于不同的实验体系。例如,在检测磷酸化蛋白时,使用 BSA 作为封闭剂可能效果更好,因为脱脂奶粉中含有的磷酸酶可能会影响磷酸化蛋白的检测。
- 确定好封闭剂后,要准确控制封闭剂的浓度和封闭时间。一般来说,脱脂奶粉的使用浓度可以在 3% - 5%左右,封闭时间根据膜的大小和实验要求,控制在 1 - 2 小时为宜。在封闭过程中,可以适当轻轻摇动容器,使封闭剂能均匀地作用于膜上的各个部位,提高封闭效果。
(二)调整转印条件
1. 优化转印电压和时间
- 通过预实验或者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确定适合自己实验样品的转印电压和时间。对于大多数蛋白质转印实验,电压可以先尝试设置在 80 - 120V 之间,转印时间根据凝胶厚度、目标分子大小等因素,在 30 分钟到 2 小时之间进行调整。在转印过程中,观察转印效果,若发现背景过高,可以适当降低电压、缩短时间,同时保证目标分子能够有效转移到膜上。
- 可以采用分段转印的方法,比如先以较低电压转印一段时间,再适当提高电压继续转印,这样既能保证转印效率,又能减少杂质的过度转移,有助于控制背景。
2. 控制转印温度
- 尽量将转印温度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推荐在 4℃ - 25℃之间。如果实验室环境温度较高,可以使用冷却装置,如冰袋或者循环冷却系统,来降低转印电泳仪周围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对转印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在转印过程中要避免仪器受到阳光直射或者靠近热源,确保温度的稳定性。
(三)精心处理和选择膜
1. 挑选优质膜
- 在购买转印膜时,选择口碑好、质量有保障的品牌产品,查看产品的质量认证和相关的技术参数说明,确保膜的材质均匀、孔径合适且无明显的缺陷。对于不同的实验需求,选择相应的膜类型,比如对于小分子蛋白的转印,选择孔径较小的膜;对于大分子蛋白,选择孔径稍大但能有效截留目标分子的膜。
- 在收到膜后,要检查膜的包装是否完好,若发现有破损或者污染的情况,及时与供应商联系更换。
2. 正确预处理膜
- 按照膜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预处理操作。例如,对于 PVDF 膜,要先用甲醇浸泡 10 - 15 分钟,使其充分活化,然后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入转印缓冲液中浸泡备用。对于 NC 膜,通常用蒸馏水浸泡使其湿润即可,但浸泡时间也要适当控制,保证膜的性能处于最佳状态,减少背景产生的可能性。
(四)规范洗膜环节
1. 选择合适洗膜液
- 根据实验中所使用的检测试剂以及膜上结合的物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洗膜液配方。可以参考相关的实验指南或者向有经验的同行请教。例如,在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进行 Western Blot 检测时,常用含有一定浓度 Tween - 20 的 Tris - HCl 缓冲液作为洗膜液,Tween - 20 的浓度一般控制在 0.05% - 0.1%左右,既能有效去除杂质,又不会对膜上的目标分子造成破坏。
- 对于一些特殊的实验,如需要去除特定的化学基团或者标记物的实验,可以根据化学性质选择针对性的洗膜液成分,如含有特定螯合剂的洗膜液等,确保能彻底清除膜上不需要的物质,降低背景。
2. 保证洗膜次数和时间
- 一般来说,洗膜至少要进行 3 - 5 次,每次洗膜时间控制在 5 - 10 分钟左右,具体可以根据膜的大小、背景情况等因素适当调整。在洗膜过程中,可以使用温和的振荡设备,让洗膜液充分与膜接触,提高清洗效果。同时,要注意更换干净的洗膜液进行多次清洗,避免洗膜液被污染后重新附着到膜上,影响洗膜的质量。
四、预防膜上背景过高的措施
1. 建立实验记录和优化制度
- 每次使用 DYCZ - 40G 型转印电泳仪进行实验时,都要详细记录转印缓冲液的配制情况、转印条件(包括电压、时间、温度等)、膜的处理方法、洗膜环节的操作以及最终的实验结果等信息。通过对这些记录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可能导致背景过高的潜在问题,并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不断优化实验操作,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结果的质量。
2. 定期维护和校准仪器
- 定期对转印电泳仪进行维护,检查仪器的电极是否清洁、电路连接是否正常、温度控制系统是否准确等,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能够稳定地提供转印所需的条件。同时,要对仪器的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校准,保证其显示的数值与实际情况相符,避免因仪器参数不准确而导致转印出现问题,进而影响背景情况。
3. 培训操作人员
- 对使用转印电泳仪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仪器的操作原理、各种试剂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的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培训内容应包括转印缓冲液的配制、膜的处理、转印条件的设置、洗膜操作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通过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实验技能和质量意识,减少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引发的背景过高问题。
五、总结
DYCZ - 40G 型转印电泳仪转印后膜上背景过高是一个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问题,涉及转印缓冲液、转印条件、膜的处理以及洗膜环节等多个关键部分。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才能有效地降低膜上的背景,获得清晰、准确的转印结果,为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在日常实验操作中,要注重每一个细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断积累经验,让转印电泳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科研工作。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标签:
新闻资讯
-
2025-04-30
DYCP-36型电泳槽日常清洁保养全攻略:延长设备寿命的科学方法
-
2025-04-30
DYCP-36型电泳槽凝胶板安装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指南
-
2025-04-30
DYCP - 36型电泳槽凝胶板安装的注意事项详解
-
2025-04-30
DYCP - 36型电泳槽如何正确安装凝胶板?
-
2025-04-30
DYCP-36型等电聚焦电泳槽常见问题深度解答:从原理到故障排除
-
2025-04-29
转印槽材质如何影响DYCZ-40G型电泳仪的性能?
-
2025-04-29
转印槽的材质对DYCZ-40G型电泳仪的影响分析
-
2025-04-29
DYCZ - 40G型双板垂直电泳仪的转印槽可能会出现以下兼容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