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六一生物专注于生产电泳仪,电泳槽电源 ,凝胶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实验室用检验分析产品,是电泳槽装置行业的领军企业

创于1970年专业电泳实验系统制造商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政府采购重点供应商,多次中标世界银行

六一生物咨询热线

400 960 6117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知识 > 电泳仪故障处理经验分享:科研路上的避坑指南

行业知识

电泳仪故障处理经验分享:科研路上的避坑指南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08-21 09:26:00 点击:
    做分子实验第五年,我跟电泳仪“斗智斗勇”的经历能写一本小册子——有次跑关键样品时仪器突然断电,我手忙脚乱重启,结果数据全丢;还有一回电极氧化导致电流不稳,条带歪得像心电图,白熬了两个通宵。直到跟着实验室老吴(修了十年仪器的技术员)摸清规律,现在遇到故障,十分钟内基本能解决。今天把这些带着“血泪教训”的实战经验分享出来,每个故障都附了我踩过的坑和应急方法,新手看完能少走很多弯路。

一、跑胶时突然断电?别慌,这两步能救样品

断电是电泳实验的“突发杀手”,尤其跑珍贵样品(比如临床组织提取的DNA)时,一旦处理不当,整批样品就废了。我遇到过两次断电,第一次全搞砸,第二次却完美挽回,关键就在“别瞎重启”。

1. 先等5分钟再开机,别直接拔插头

研二那年,实验室突然断电,我吓得立马拔了电泳仪插头,等来电后重启,仪器显示“数据丢失”,只能重新跑胶——那批样品是我提了三天的肿瘤组织DNA,当时差点哭出来。后来老吴告诉我,断电后要先等5分钟,很多电泳仪有“断电记忆功能”,直接拔插头会清除缓存数据。现在再遇到断电,我会坐在仪器前等够5分钟,再慢慢开机,有两次真的恢复了之前的运行参数,接着跑就能完成实验,省了不少事。

要是等了5分钟开机还是没数据,也别着急重跑。可以先看凝胶状态:如果样品只跑了1/3,直接按原参数继续跑;要是跑了一半以上,降低10V电压接着跑,避免条带跑过界。上次断电后样品跑了一半,我按原参数(120V)继续跑,最后条带位置和正常跑的没差别。

2. 备个稳压器,避开用电高峰“掉链子”

我们实验室在老楼,用电高峰时(比如上午10点、下午3点)电压总波动。有次跑Western blot,电压突然从220V降到180V,电泳仪直接报错“电压过低”。后来老吴帮我们接了个稳压器,哪怕楼里电压波动,仪器电压也能稳定在220V左右。自从装了稳压器,再也没因为电压问题断过电——这东西百来块钱,比浪费样品划算多了。

要是实验室没稳压器,尽量避开用电高峰跑胶。我现在都把电泳实验安排在早上8点或下午5点后,这段时间电压稳定,条带也更整齐。

二、电极氧化、电流不稳?别只会换电极,这招更管用

电极是电泳仪的“心脏”,氧化后会导致电流忽高忽低,条带跑歪、跑糊都是常事。我以前遇到电极问题就换,后来发现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1. 用柠檬酸溶液“复活”氧化电极,比换新的省一半钱

有次跑胶时,电流从100mA降到60mA,条带越跑越歪。拆开机子一看,电极上全是黑褐色的氧化层,我以为得换电极,一问厂家要200多块。老吴过来拿了瓶柠檬酸溶液,让我把电极拆下来泡5分钟,再用软毛刷轻轻刷,氧化层居然全掉了,电极又变回亮银色。装回去后,电流立马稳定在100mA,条带也跑直了。

现在我每月都会拆一次电极,用10%的柠檬酸溶液泡5分钟,再用清水冲干净。电极用了三年,还是跟新的一样——比每次氧化就换电极省了不少钱,还不用等厂家发货。

2. 缓冲液别反复用,污染了也会导致电流不稳

以前为了省试剂,缓冲液(TAE/Tris-甘氨酸缓冲液)反复用3-4次,结果后来跑胶时电流总波动,条带还出现“锯齿状”。老吴取样测了下,发现缓冲液里有胶渣和样品残留,导电效率下降了。现在我严格按“跑2次就换”的规矩来,哪怕缓冲液看起来还清澈,也绝不省这点钱。

要是跑胶时发现缓冲液起泡沫,说明已经污染了,必须马上换。上次师妹没换缓冲液,结果电流从80mA飙升到120mA,凝胶都发烫了,还好及时停机,不然仪器都可能坏。

三、凝胶漏液、胶槽密封不严?别只会换密封垫

灌胶时漏液,是新手最头疼的问题。我以前漏一次就换一次密封垫,后来才知道,很多时候是操作不当,根本不用换配件。

1. 灌胶前检查胶槽卡扣,没扣紧肯定漏

有次灌胶时,胶从胶槽底部漏得满地都是,我以为是密封垫坏了,换了新的还是漏。老吴过来一看,指着胶槽的卡扣说:“你看,这边没扣紧。”原来胶槽两侧的卡扣要“听到咔嗒声”才算扣好,我之前只扣了一边,没扣严实。现在灌胶前,我都会把胶槽的卡扣反复扣两次,确保两边都扣紧,再也没漏过胶。

要是卡扣扣紧了还漏,在密封垫上涂一层凡士林,能增强密封性。上次胶槽轻微漏液,我涂了点凡士林,灌胶时一点都没漏——这是老吴的“祖传秘方”,特别管用。

2. 胶液别倒太满,离梳孔1cm才安全

新手灌胶时总怕胶不够,倒得太满,结果插梳时胶溢出来,还会漏到胶槽外。我以前就这么干过,胶倒得快溢出来了,插梳时胶全漏了,还得重新煮胶。现在灌胶时,我会盯着胶槽的刻度线,倒到离梳孔1cm的位置就停,既能保证胶量足够,又不会溢漏。

要是不小心倒太满,用移液器吸走多余的胶液,再插梳。上次倒多了,吸走200μL胶液后,插梳就没再漏过。

四、仪器报错“过热保护”?别只会等降温,这招更快

夏天跑胶时,仪器很容易因为温度过高报错关机。我遇到过三次过热,总结出了两个快速降温的方法,比等自然降温快10倍。

1. 冰袋+通风,10分钟降5℃

去年夏天实验室空调坏了,室温飙到33℃。跑胶时仪器突然弹出“过热”提示,自动关机。看着胶槽里的蛋白样品,我急得直跺脚——这是我提了一周的样品,要是废了,组会就没法汇报。老吴递过来两个冰袋,让我用毛巾裹住,放在胶槽两侧,再用风扇对着仪器吹。10分钟后,仪器温度从40℃降到35℃,重新开机就能跑,最后条带完好无损。

现在夏天做实验,我都会提前在冰箱冻两个冰袋,放在仪器旁边备用。有次隔壁实验室的仪器也过热了,借了我的冰袋才救回实验,他们还开玩笑说:“你这冰袋比空调还好用。”

2. 别盖防尘罩跑胶,散热口堵了肯定热

有次新师妹跑胶时,为了防尘,给仪器盖了防尘罩。结果跑了20分钟,仪器就过热关机了。老吴过来把防尘罩掀开,指着仪器背面的散热口说:“这地方堵了,热量散不出去。”原来防尘罩会挡住散热口,导致仪器内部温度升高。现在跑胶时,我们都会把防尘罩拿掉,跑完再盖上——虽然会落点灰,但总比仪器过热强。

要是仪器长期过热,检查一下散热风扇是不是坏了。上次实验室另一台仪器的风扇不转了,温度总超标,换了个风扇(50块钱)就好了,比买新仪器划算多了。

结尾:故障不可怕,怕的是慌了手脚

以前遇到电泳仪故障,我总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现在却能冷静处理——不是因为我变厉害了,而是踩过的坑多了,知道该往哪使劲。其实大多数故障都不是大问题,断电了等一等、电极氧化了泡一泡、漏胶了扣紧卡扣,很多问题就能解决。

现在我带新手做实验,都会把这些故障处理方法教给他们。看着他们遇到问题时,能按我说的方法解决,不用像我以前那样反复返工,特别有成就感。科研路上本来就有很多坑,能提前知道怎么避坑,就能把更多时间花在真正的研究上——毕竟我们的目标是出成果,不是跟仪器“打架”,对吧?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标签: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六一生物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810064661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400 960 6117

二维码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移动站点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