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六一生物专注于生产电泳仪,电泳槽电源 ,凝胶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实验室用检验分析产品,是电泳槽装置行业的领军企业

创于1970年专业电泳实验系统制造商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政府采购重点供应商,多次中标世界银行

六一生物咨询热线

400 960 6117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知识 > 资深实验员亲授:电泳仪长期使用的经验与故障应对手册

行业知识

资深实验员亲授:电泳仪长期使用的经验与故障应对手册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08-11 09:38:07 点击:
    在实验室待了八年,手里过过七台电泳仪,从最早那台老掉牙的单板槽,到现在一次能跑四块胶的大家伙,光维修笔记就写满俩本子。常有师弟师妹问:“哥,你那台用了五年的电泳仪咋还跟新的一样?” 其实哪有啥秘诀,就是把它当伙计待 —— 你对它上心,它就少给你捅娄子。今天把这些年攒的维护心得和修机器的土办法掏出来,全是带血带肉的实战经验,保准能让你家电泳仪多扛几年。

一、日常维护:每天 5 分钟,能少熬三个通宵

1. 电极保养:别等它 “生锈罢工” 才着急

刚接实验室那会儿,老电泳仪的铂金丝上裹着层黑褐色的锈,跑胶时电流跟坐过山车似的。现在我养成了个毛病,每次实验完必花 3 分钟伺候电极:
  1. 先用去离子水冲冲,再拿软布擦干(千万别用钢丝球,那玩意儿能把镀层刮掉,我见过有人这么干,三个月就把电极搞废了)
  2. 每周用 10% 的柠檬酸泡 10 分钟,盐结晶一泡就下来,比稀盐酸温和,不会把槽体蚀出小坑
  3. 长假不用时,给电极抹层凡士林,跟给铁家伙上油防绣一个道理
说个实在的:去年冬天,隔壁组的电极断了,换一根花了 380 块。我 2018 年那根电极到现在还亮闪闪的,省下来的钱够买两箱 TAE 缓冲液了。测过阻抗才知道,保养过的电极阻抗能稳定在 2-3Ω,没保养的能飙到 10Ω,电流能稳才怪。

2. 槽体清洁:那些藏在缝里的 “隐形杀手”

电泳槽底部的小凹槽最容易积胶渣,有次跑胶,条带突然集体歪向左边,拆开一看,一块干硬的胶堵了缓冲液出口。现在我的清洁流程简单粗暴:
  1. 每次用完,倒了缓冲液就拿旧牙刷刷槽底,特别是电极旁边的缝,刷不干净就用牙签挑
  2. 每月用 5% 洗洁精泡半小时,再用去离子水冲三遍(别用酒精,PC 材质的槽子经不住,会变脆开裂)
  3. 看见槽里有胶块赶紧刮,有次一块胶在槽里结了痂,我刮了 20 分钟才弄干净,手都酸了
省钱小招:买卷医用纱布,每次实验垫在槽底,下次直接扔,能少 70% 的清洁时间,亲测有效。

3. 配件管理:别让小零件 “神秘失踪”

玻璃板、梳子这些零碎最容易丢,2020 年我们组光补梳子就花了两百多。现在我用三个抽屉做了 “配件仓库”:
  1. 玻璃板按尺寸配对放,每块角落用记号笔标上号,比如 “10×8-01”,丢了一块立马知道
  2. 梳子按齿数贴标签,“10 孔 - 1.0mm”“15 孔 - 1.5mm”,用自封袋分开装,再也没拿错过
  3. 硅胶垫每月查一次,看见裂纹就换(买国产的,10 块钱 3 个,比原装的便宜一半还好用)
说个数据:好好管配件,硅胶垫能从俩月一换变成半年一换,梳子能用一年,玻璃板三年都不用换,算下来能省不少钱。

二、分季节保养:跟温差湿度 “斗智斗勇”

1. 梅雨季防潮:别让冷凝水变成 “短路杀手”

南方六七月湿度能飙到 85%,2021 年梅雨季,我们连续三次电泳短路,都是冷凝水惹的祸。现在有了应对妙招:
  1. 开机前用吹风机冷风档吹槽子一分钟,再空跑 5 分钟(30V 就行),让机器自己发热把潮气烘干
  2. 槽盖内侧贴张吸水滤纸,每天一换,几分钱的东西能救大命
  3. 不用的时候塞两包干燥剂,就是零食袋里那种,攒一攒够用好久
真事儿:没做防潮措施时,十次实验能短路三次;做好之后,去年梅雨季一次都没出问题。

2. 冬天防干:暖气房里的 “胶凝固加速战”

北方暖气房能到 25℃,胶凝固比春秋快 40%。2022 年冬天,有次胶没凝固好就上样,24 个样品全废了,心疼得我直骂自己。现在的办法是:
  1. 琼脂糖溶液凉到 50℃再倒,比平时低 5℃,能多挺几分钟
  2. 把电泳槽放离暖气远的地方,实在不行垫个冰袋(用毛巾裹着,别直接贴槽子)
  3. 胶凝固后多等 5 分钟,用手摸不粘手再拔梳子,急这几分钟准出岔子
实测:25℃以上时,胶凝固时间得留够 20 分钟,不然用牙签一戳就破;15℃以下反倒省心,30 分钟妥妥的。

三、故障应急:大半问题不用等工程师

1. 电源报警:那些让人慌神的 ERROR 代码

最常见的 ERROR1(过载)和 ERROR2(空载),八成是操作问题,不是机器坏了:
  1. ERROR1 过载
有次跑四板胶,突然报警,排查半天才发现一块胶漏液了,缓冲液浓度不均。处理特简单:断电,找漏点,用滤纸吸干,补点缓冲液,重启时电压从 80V 慢慢加上去,别一下怼到 120V。
  1. ERROR2 空载
师妹上样后报警,捣鼓半天发现是电极线没插紧,接触不良。用橡皮擦把插头擦干净,重新插紧听到 “咔” 一声,再开机就好了。
记好了:ERROR3 才是真要报修,前两个代码先自查,别一报警就喊工程师,显得咱不专业。

2. 条带异常:从怪模样反推哪里出问题

跑了十年胶,啥奇葩条带没见过?其实都有规律:
  1. 条带 “微笑”(中间凹进去)
2019 年做蛋白胶时遇过,是中间温度太高把胶 “烤变形” 了。解决办法:电压降 10%,或者槽子两边放冰袋,20 分钟一换,立马见效。
  1. 条带拖尾像彗星
多半是样品盐太多,去年处理血清样本时老这样。用脱盐柱过一遍,或者稀释两倍再上样,条带立马清爽。
  1. 条带模糊没边界
八成是染色前没洗干净固定液。银染时多冲三遍,每次一分钟,背景干净得很。
真案例:有批细胞的 DNA 条带全拖尾,换了新 TAE 缓冲液就好了 —— 原来旧缓冲液重复用了四次,离子都跑没了,早该扔了。

3. 漏胶:别让 “小缝” 变成大麻烦

新老实验员都栽过漏胶的坑,我总结了个 “三步防漏法”:
  1. 装板时硅胶垫要铺平,螺丝对角线拧,手拧到 “有点费劲” 就停,别用工具死拧(拧裂过玻璃板的人现身说法)
  2. 灌完胶倒 5mL 缓冲液在边上,观察 5 分钟,漏液的话液面会降
  3. 跑胶前把槽子倾斜 15 度,停 10 秒,漏液会从底下渗出来
应急招:真漏了就断电,用凡士林抹在漏点外侧临时堵一下,但这胶最好重跑,数据不准的。

四、延长寿命的 “土办法”:老实验员的压箱底招

  1. 电源预热:开机先设 30V 跑 5 分钟,再调目标电压。工程师说这么做能延长电源模块寿命,我那台用了五年没坏,可能跟这有关。
  2. 缓冲液循环用:跑核酸的 TAE 能重复用两次,第三次条带就开始拖尾了。每次用完过遍滤纸,能少点杂质。
  3. 梳子防粘:新梳子用 0.1% BSA 泡 10 分钟,晾干再用,胶不容易粘在齿上,拔的时候不容易裂。
  4. 玻璃板防刮:清洗用海绵别用抹布,存放时垫张软纸,别叠着压,不然容易出划痕。

五、该换就换:别让旧机器拖后腿

用了五年以上的电泳仪,出现这些情况就别硬撑了:
  1. 电源参数漂移超过 5%,校准也没用(说明模块老了)
  2. 槽体有裂纹,哪怕很小(漏液风险太高)
  3. 条带重复性差,同一样品跑三次差老远(数据没法用)
去年我们淘汰了台老机器,新的花了四千,但减少了三成重复实验,半年就回本了 —— 有时候,换机器反而是省钱。

结尾:机器跟人一样,你对它好,它就给你长脸

常有人说 “实验做久了自然会修机器”,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 “不让它坏”。这八年,我的电泳仪没送修过,不是运气好,是每次实验后那五分钟保养,每月一次的检查,让小毛病没机会变成大问题。
记住:电泳仪稳不稳定,就看你擦电极用不用心,管配件细不细致,记不记得每次出的小岔子。对它多一分关注,实验就少一分意外 —— 这才是最高效的干活方式。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标签: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六一生物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810064661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400 960 6117

二维码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移动站点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