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 实验室日常核酸检测,DYCP-31CN的经济性与可靠性是否够用?
- 避免跑胶常见问题:DYCP-31CN使用过程中的三点注意事项
- DYCP-31CN与同类产品的深度对比评测
- DYCZ-24KF的四板设计如何将实验效率提升300%
- DYCZ-24KF与传统电泳仪全方位对比,帮你精准避坑
- DYCZ-24KF四板电泳仪值不值得买?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先生
手机:13810064661
电话:400 960 6117
邮箱:ly@ly.com.cn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阎富路69号院25号楼1至4层101,1至4层102
行业知识
避免跑胶常见问题:DYCP-31CN使用过程中的三点注意事项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11-06 09:12:09
点击:
“师姐,为什么我的条带又歪又模糊?”看着大一学弟焦急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一年前的自己。那天下午,实验室的DYCP-31CN电泳仪前围满了学生,一块跑失败的凝胶让整个小组的实验进度停滞了半小时。
作为使用这款电泳仪完成过上百次检测的“老用户”,我发现90%的问题都源于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今天就把这些经验总结下来,希望能帮你避开这些坑。
注意事项一:制胶环节的“隐形杀手”——密封条安装
真实案例:
上周三,学弟小张的凝胶在通电后10分钟内从槽中漏光。他信誓旦旦地说每一步都按说明书操作,但我们检查发现,密封条有个2毫米的错位。这个微小偏差导致缓冲液短路径渗漏,电流不稳定,条带全部跑歪。
正确做法:
1. 安装时听到“咔哒”声:DYCP-31CN的密封条需要完全卡入槽缝。正确安装时会听到轻微的卡到位声,手感上有明显顿挫感。
2. 手指抚平检测:装好后用指尖沿密封条抚平一遍,确保整体平整无凸起。我习惯在灌胶前先加少量水测试密封性,这个习惯让我三个月来从未遇到漏胶问题。
思考:
密封条是保证电泳槽形成封闭环境的关键。就像高压锅的密封圈,微小的错位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失效。这个步骤省时1分钟,可能浪费后续1小时。
注意事项二:点样时的“黄金90秒”——避免弥散的关键窗口
真实案例:
博士生李师姐曾抱怨条带扩散,怀疑是染料问题。后来我们发现,她点样时习惯性先点完所有样再通电。这期间凝胶表面的样品已开始扩散,导致条带模糊。
实战技巧:
1. “点样-通电”流水线:我的做法是——第一个样点入后立即通电(80-100V),后续样品在电场中快速点完。电场会立即“锁定”已点入的样品。
2. 观察染料聚集:点样时看到溴酚蓝染料在点样孔底部聚集成紧实的蓝点,就是成功信号。如果看到染料在孔中扩散,说明点样过慢或枪头碰破了孔底。
思考:
这就像煎牛排,锅不够热时下肉,汁水会流失。电场就是我们的“热锅”,能瞬间凝固样品轨迹。这个细节让我的条带锐利度提升了50%。
注意事项三:电压选择的“中庸之道”——不是越高越快
真实案例:
去年期末实验,两个小组用相同样品同时跑胶。一组用200V“快速模式”,结果条带呈微笑状;另一组用120V,条带整齐平直。电压过高导致升温,中间部分迁移过快产生形变。
我们的解决方案:
1. 常规检测用120V:对于大部分DNA/RNA检测,这个电压能在45分钟左右获得最佳分离效果,且条带平整。
2. 结合冰浴:当室温超过28℃时,我们在电泳槽周围放置冰袋降温。这个小技巧解决了夏天条带微笑状的难题。
3. 实时监控:看到条带呈现微笑趋势时,立即调低电压20-30V,通常可以矫正。
思考:
电泳不是赛车,不是电压越高越好。就像炖汤,小火慢炖才能出真味。合适的电压是条带质量的保证。
更深层的维护:被忽略的电极保养
额外提醒:
三个月前,我们的电泳仪出现迁移速度变慢的情况。排查后发现是电极铂金丝上有氧化层。现在我们会每月用棉签蘸酒精轻轻擦拭电极,这个5分钟的保养让设备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总结
使用DYCP-31CN这三年来,我最大的心得是:精准比快更重要,规范比创新更可靠。这三个注意事项看似简单,却是保证实验结果的重中之重:
1. 密封条安装是基础——决定了实验能否开始
2. 点样时机是关键——决定了条带形态
3. 电压选择是精髓——决定了最终质量
下次实验前,不妨多花两分钟检查这些环节。这些小小的习惯,或许能帮你避开一个大坑。科研的路上,少走弯路就是最快的进步。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作为使用这款电泳仪完成过上百次检测的“老用户”,我发现90%的问题都源于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今天就把这些经验总结下来,希望能帮你避开这些坑。
注意事项一:制胶环节的“隐形杀手”——密封条安装
真实案例:
上周三,学弟小张的凝胶在通电后10分钟内从槽中漏光。他信誓旦旦地说每一步都按说明书操作,但我们检查发现,密封条有个2毫米的错位。这个微小偏差导致缓冲液短路径渗漏,电流不稳定,条带全部跑歪。
正确做法:
1. 安装时听到“咔哒”声:DYCP-31CN的密封条需要完全卡入槽缝。正确安装时会听到轻微的卡到位声,手感上有明显顿挫感。
2. 手指抚平检测:装好后用指尖沿密封条抚平一遍,确保整体平整无凸起。我习惯在灌胶前先加少量水测试密封性,这个习惯让我三个月来从未遇到漏胶问题。
思考:
密封条是保证电泳槽形成封闭环境的关键。就像高压锅的密封圈,微小的错位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失效。这个步骤省时1分钟,可能浪费后续1小时。
注意事项二:点样时的“黄金90秒”——避免弥散的关键窗口
真实案例:
博士生李师姐曾抱怨条带扩散,怀疑是染料问题。后来我们发现,她点样时习惯性先点完所有样再通电。这期间凝胶表面的样品已开始扩散,导致条带模糊。
实战技巧:
1. “点样-通电”流水线:我的做法是——第一个样点入后立即通电(80-100V),后续样品在电场中快速点完。电场会立即“锁定”已点入的样品。
2. 观察染料聚集:点样时看到溴酚蓝染料在点样孔底部聚集成紧实的蓝点,就是成功信号。如果看到染料在孔中扩散,说明点样过慢或枪头碰破了孔底。
思考:
这就像煎牛排,锅不够热时下肉,汁水会流失。电场就是我们的“热锅”,能瞬间凝固样品轨迹。这个细节让我的条带锐利度提升了50%。
注意事项三:电压选择的“中庸之道”——不是越高越快
真实案例:
去年期末实验,两个小组用相同样品同时跑胶。一组用200V“快速模式”,结果条带呈微笑状;另一组用120V,条带整齐平直。电压过高导致升温,中间部分迁移过快产生形变。
我们的解决方案:
1. 常规检测用120V:对于大部分DNA/RNA检测,这个电压能在45分钟左右获得最佳分离效果,且条带平整。
2. 结合冰浴:当室温超过28℃时,我们在电泳槽周围放置冰袋降温。这个小技巧解决了夏天条带微笑状的难题。
3. 实时监控:看到条带呈现微笑趋势时,立即调低电压20-30V,通常可以矫正。
思考:
电泳不是赛车,不是电压越高越好。就像炖汤,小火慢炖才能出真味。合适的电压是条带质量的保证。
更深层的维护:被忽略的电极保养
额外提醒:
三个月前,我们的电泳仪出现迁移速度变慢的情况。排查后发现是电极铂金丝上有氧化层。现在我们会每月用棉签蘸酒精轻轻擦拭电极,这个5分钟的保养让设备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总结
使用DYCP-31CN这三年来,我最大的心得是:精准比快更重要,规范比创新更可靠。这三个注意事项看似简单,却是保证实验结果的重中之重:
1. 密封条安装是基础——决定了实验能否开始
2. 点样时机是关键——决定了条带形态
3. 电压选择是精髓——决定了最终质量
下次实验前,不妨多花两分钟检查这些环节。这些小小的习惯,或许能帮你避开一个大坑。科研的路上,少走弯路就是最快的进步。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标签:
新闻资讯
-
2025-11-06
实验室日常核酸检测,DYCP-31CN的经济性与可靠性是否够用?
-
2025-11-06
避免跑胶常见问题:DYCP-31CN使用过程中的三点注意事项
-
2025-11-06
DYCP-31CN与同类产品的深度对比评测
-
2025-11-05
DYCZ-24KF的四板设计如何将实验效率提升300%
-
2025-11-05
DYCZ-24KF与传统电泳仪全方位对比,帮你精准避坑
-
2025-11-05
DYCZ-24KF四板电泳仪值不值得买?
-
2025-11-04
DYCZ-MINI4在基础科研中的应用解析
-
2025-11-04
DYCZ-MINI4操作指南与常见故障排除:从手忙脚乱到得心应手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