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六一生物专注于生产电泳仪,电泳槽电源 ,凝胶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实验室用检验分析产品,是电泳槽装置行业的领军企业

创于1970年专业电泳实验系统制造商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政府采购重点供应商,多次中标世界银行

六一生物咨询热线

400 960 6117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知识 > 等电聚焦电泳:解锁蛋白质研究的 “指纹密码”

行业知识

等电聚焦电泳:解锁蛋白质研究的 “指纹密码”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08-07 09:42:39 点击:
     在蛋白质研究的实验室里,有这样一项技术:它能像指纹识别一样,精准区分看似相似的蛋白质,哪怕它们的分子量只差 0.1kDa,电荷差异仅有 0.01pH 单位。这就是等电聚焦电泳(IEF),一项让无数科研人员从复杂蛋白样本中 “抽丝剥茧” 的关键技术。今天,我们就从真实实验场景出发,聊聊这项技术如何成为蛋白质研究的 “解密钥匙”

一、等电聚焦电泳:凭什么能当 “蛋白质指纹仪”?

真实场景:让 “双胞胎蛋白” 现出原形

去年我们实验室接到一个棘手的任务:区分两种分子量完全相同的酶蛋白(均为 45kDa),但它们的催化活性却相差 3 倍。用常规的 SDS-PAGE 跑了五次,条带完全重合,根本分不清谁是谁。最后用等电聚焦电泳一试,真相立刻浮出水面 —— 两种蛋白的等电点(pI)分别是 5.2 和 5.8,在 pH3-10 的凝胶上形成了清晰分离的两条带。

这就是等电聚焦的核心原理: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差异分离。每种蛋白质都有独特的 pI(当 pH 等于 pI 时,蛋白不带电),在连续 pH 梯度的凝胶中,蛋白会像 “找到舒适区” 一样,迁移到与自身 pI 一致的位置并停下,形成独立的条带。就像人类指纹各不相同,绝大多数蛋白质的 pI 也存在差异,这让等电聚焦成为识别蛋白质的 “金标准”。

二、实战流程:从样本处理到结果分析的 8 小时

1. 样本制备:别让杂质 “干扰指纹”

真实踩坑:盐浓度太高,条带全 “糊了”

第一次做血清蛋白的等电聚焦时,我直接取了未经处理的血清样品,结果跑出来的凝胶上全是横向条纹,像被揉过的纸。后来才知道,样本中的高浓度盐(比如 NaCl)会破坏 pH 梯度,让蛋白无法正常聚焦。

正确操作:

  1. 脱盐处理:用透析袋(截留分子量 3kDa)在去离子水中透析过夜,或用脱盐柱快速处理(我们常用 GE 的 PD-10 柱,15 分钟搞定)。
  2. 蛋白浓度控制:浓度太高(>5mg/mL)会导致条带重叠,太低(<0.1mg/mL)又看不清,我们一般稀释到 1-2mg/mL,用 BCA 法定量后再上样。
  3. 加样体积:10 孔梳子每孔加 15μL 刚好,太多会溢出污染相邻孔(有次加了 25μL,结果 5 个孔的条带连在了一起)。

2. 凝胶选择:选对 pH 梯度,事半功倍

真实经验:宽梯度 “扫盲”,窄梯度 “精测”

刚开始研究一种未知蛋白的 pI 时,我们先用 pH3-10 的宽梯度凝胶 “摸底”,发现目标条带集中在 pH5-7 之间。第二次就换了 pH5-7 的窄梯度凝胶,条带分辨率立刻提升,原本模糊的两条带变得清晰可辨。

选型技巧:

 
样本类型 推荐 pH 梯度 适用场景
未知蛋白初筛 3-10 快速确定 pI 范围
已知 pI 附近分析 目标 pI±2 精细分离相似蛋白(如同工酶)
酸性蛋白(pI<7) 4-6 如组蛋白、某些酶类
碱性蛋白(pI>7) 8-10 如细胞色素 c、某些抗体

3. 聚焦过程:耐心等待 “蛋白归位”

真实场景:电压升太快,凝胶 “烧出洞”

有次为了赶进度,把聚焦电压从 200V 直接调到 1000V,结果不到 10 分钟,凝胶中间就冒出了气泡,还烧出了一个小孔。原来等电聚焦需要 “循序渐进” 地升压,让蛋白逐步迁移,避免局部过热。

标准程序(以 Bio-Rad Mini-PROTEAN IEF 系统为例):

  1. 低压预聚焦:200V,30 分钟 —— 让蛋白慢慢进入凝胶,避免聚集。
  2. 中压聚焦:500V,1 小时 —— 蛋白开始向各自 pI 位置迁移。
  3. 高压聚焦:1000-2000V,2-3 小时 —— 让蛋白完全聚焦,条带成型(判断标准:电流稳定在 5mA 以下,不再下降)。
聚焦时一定要盯着电流变化,若突然飙升,可能是凝胶中有气泡或样本盐没脱干净,需立刻断电检查。

4. 染色与分析:让 “指纹” 显形

实用技巧:

  1. 固定:聚焦后用 10% 三氯乙酸浸泡凝胶 30 分钟,防止蛋白扩散(试过省略这步,条带会变宽 30%)。
  2. 染色:考马斯亮蓝染色 4 小时(或银染 30 分钟), destain 液(甲醇:乙酸:水 = 4:1:5)脱色至背景清晰。
  3. pI 测定:与 marker 条带对比,用尺子量出目标条带位置,对照凝胶包装上的 pH 梯度表计算 pI(误差可控制在 ±0.1pH 单位)。

三、等电聚焦的 “独门绝技”:这些场景非它不可

1. 同工酶鉴定:区分 “功能不同的亲兄弟”

乳酸脱氢酶(LDH)有 5 种同工酶,分子量相近但 pI 不同。在研究心肌损伤时,我们用等电聚焦分离患者血清,发现 LDH1/LDH2 比值升高,这是心梗的典型指标 —— 这靠 SDS-PAGE 根本测不出来。

2. 蛋白修饰分析:捕捉 “微小变化的信号”

蛋白质磷酸化、糖基化等修饰会改变 pI。我们在研究肿瘤细胞时,通过等电聚焦发现,某蛋白在癌细胞中比正常细胞的 pI 低了 0.3,后续证实是发生了磷酸化修饰,这为靶向药物研发提供了关键线索。

3. 抗体纯度检测:揪出 “隐藏的杂质”

单克隆抗体制备中,哪怕混入 0.5% 的杂蛋白,等电聚焦也能检测到 —— 在纯抗体条带旁边会出现微弱的杂带,这比 HPLC 检测更直观,成本也更低。

四、避坑指南:这些错误别再犯!

  1. 凝胶保存不当:开封后的干胶要密封放在 4℃冰箱,别冻!有次误放 - 20℃,解冻后 pH 梯度完全紊乱,跑出来的条带全是歪的。
  2. 电极液加太少:阳极液(如 0.01M H3PO4)和阴极液(如 0.02M NaOH)要没过电极条,否则会导致边缘 pH 异常,条带边缘模糊。
  3. 聚焦时间不足:蛋白没完全聚焦,条带会呈 “哑铃状”。判断方法:用牙签蘸点染色液轻抹凝胶表面,若条带中心深、边缘浅,就是没聚焦好,得延长时间。

五、写在最后:让 “蛋白质指纹” 说话

等电聚焦电泳就像一位严谨的 “蛋白侦探”,它不关心蛋白质的 “大小”,只专注于它们的 “电荷身份”。在我们实验室,它从最初的 “小众技术” 变成了常规检测手段 —— 无论是验证重组蛋白的纯度,还是寻找疾病相关的蛋白标志物,都离不开它的帮助。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标签: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六一生物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810064661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400 960 6117

二维码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移动站点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