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 DYCZ-40D 生锈漏液的三阶段性能摧毁与止损技巧
- 电极片生锈、漏液对DYCZ-40D转印电泳仪的3重致命危害
- DYCZ-40D转印电泳仪电极片生锈、漏液?实战维护指南
- DYCP-31E型电泳仪跑胶条带缺失?
- DYCP-31E型电泳仪跑胶条带模糊、歪斜?故障排查
- DYY-11型电泳仪电源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先生
手机:13810064661
电话:400 960 6117
邮箱:ly@ly.com.cn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阎富路69号院25号楼1至4层101,1至4层102
行业知识
电极片生锈、漏液对DYCZ-40D转印电泳仪的3重致命危害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09-18 09:16:25
点击:
用DYCZ-40D做WB的这几年,见过太多因“放任电极生锈、漏液不管”酿成的麻烦——刚开始觉得只是“仪器脏了点”“缓冲液浪费点”,直到踩过几次大坑才明白,这俩问题是在给仪器“慢性下毒”,还藏着不少隐患。这次不按“结果-性能-安全”的固定顺序,而是从“即时损失”“累积伤害”“突发风险”三个维度,结合真实经历说说这些危害有多“狠”。
一、即时损失:实验“秒崩”,半天功夫全打水漂
生锈和漏液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让即将出炉的实验结果“作废”,这种“临门一脚掉链子”的痛,做WB的人都懂。
电极片生锈会直接搞砸转印效率。上个月同事没及时清理电极锈迹,转印后膜上的条带直接“分层”——靠近正极的一半清晰,靠近负极的一半淡得几乎看不见。后来拆电极才发现,负极片上的锈斑已经结了层硬壳,电流根本传不过去,蛋白自然转不到膜的后半段。更气人的是有次锈渣脱落,粘在PVDF膜上形成了“小黑点”,正好盖在目的条带的位置,那批样本只能重新跑,耽误了整整一天的数据分析。
漏液的“毁结果速度”更快。上周师妹转印到一半发现漏液,没当回事想“凑合用”,结果拆膜时傻了眼:漏液的一侧膜已经干了,对应的条带直接缺了一块,剩下的条带也全是拖尾——缓冲液漏出去后,局部离子浓度不够,蛋白迁移时“卡了壳”。还有次漏液渗到了转印夹缝隙里,导致膜和凝胶贴合不均,跑出来的条带歪歪扭扭,连marker都没法比对,只能推倒重来。
二、累积伤害:仪器“早衰”,小毛病拖成大故障
DYCZ-40D的核心部件经不起“慢性折磨”,生锈和漏液的伤害会一点点攒起来,等发现时往往已经修不好了。
电极片生锈是个“恶性循环”。这台仪器的电极是不锈钢材质,一旦开始泛黄生锈,锈层会像“海绵”一样吸附缓冲液里的杂质,下次通电时杂质又会加速氧化,锈迹扩长得越来越快。实验室有台老仪器就是这么废的:从一开始的边缘生锈,拖到电极片出现小窟窿,最后转印时直接报错“电流异常”,维修师傅说电极已经彻底老化,换个新的要三百多,还不如添点钱买台二手的。
漏液则专盯“密封和电路”两个要害。转印槽边缘的橡胶胶垫是防漏关键,漏出的缓冲液里含SDS,会慢慢腐蚀胶垫,让胶垫变硬开裂,下次密封更差,漏得更厉害——我们之前的胶垫就是这么坏的,从“偶尔漏一点”到“加完液就漏”,换个新胶垫才总算稳住。更要命的是漏液会渗进仪器内部,DYCZ-40D的电路接口就在转印槽下方,有次漏液泡了接口,导致仪器频繁断电,拆开一看主板都腐蚀了,直接报废。
三、突发风险:通电时的“安全雷区”,真的会出事
做实验最怕“出意外”,生锈和漏液在通电状态下藏着的安全隐患,比实验失败更让人后怕。
电极片生锈到一定程度,可能引发“短路起火”。去年有次电极片上的大块锈斑脱落,正好卡在正负电极之间,通电瞬间就冒出了小火花,幸好旁边没人,赶紧拔了电源,不然很可能引燃台面上的酒精瓶。还有次生锈导致电极接触不良,仪器外壳居然带了微弱电流,师妹摸的时候“麻了一下”,后来用测电笔一测,果然是漏电,现在想想都一身冷汗。
漏液的安全风险更直接——“导电触电”。缓冲液是电解质,漏到仪器表面后会形成导电层,一旦碰到电源插板或裸露的电线,后果不堪设想。实验室曾有次漏液顺着操作台流到了插板附近,插板上全是水珠,当时正好有人要拔电源,差点伸手就碰上去,现在我们只要发现漏液,第一反应就是先断电,再也不敢大意。
其实这些危害都能提前规避:转印完花5分钟擦干净电极,每次装夹前检查胶垫和卡扣,就能少踩90%的坑。千万别觉得“生锈漏液是小问题”,等实验报废、仪器坏了、甚至出安全事故,再后悔就晚了。要是发现电极大面积生锈或漏液止不住,别自己瞎折腾,赶紧联系售后,安全和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一、即时损失:实验“秒崩”,半天功夫全打水漂
生锈和漏液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让即将出炉的实验结果“作废”,这种“临门一脚掉链子”的痛,做WB的人都懂。
电极片生锈会直接搞砸转印效率。上个月同事没及时清理电极锈迹,转印后膜上的条带直接“分层”——靠近正极的一半清晰,靠近负极的一半淡得几乎看不见。后来拆电极才发现,负极片上的锈斑已经结了层硬壳,电流根本传不过去,蛋白自然转不到膜的后半段。更气人的是有次锈渣脱落,粘在PVDF膜上形成了“小黑点”,正好盖在目的条带的位置,那批样本只能重新跑,耽误了整整一天的数据分析。
漏液的“毁结果速度”更快。上周师妹转印到一半发现漏液,没当回事想“凑合用”,结果拆膜时傻了眼:漏液的一侧膜已经干了,对应的条带直接缺了一块,剩下的条带也全是拖尾——缓冲液漏出去后,局部离子浓度不够,蛋白迁移时“卡了壳”。还有次漏液渗到了转印夹缝隙里,导致膜和凝胶贴合不均,跑出来的条带歪歪扭扭,连marker都没法比对,只能推倒重来。
二、累积伤害:仪器“早衰”,小毛病拖成大故障
DYCZ-40D的核心部件经不起“慢性折磨”,生锈和漏液的伤害会一点点攒起来,等发现时往往已经修不好了。
电极片生锈是个“恶性循环”。这台仪器的电极是不锈钢材质,一旦开始泛黄生锈,锈层会像“海绵”一样吸附缓冲液里的杂质,下次通电时杂质又会加速氧化,锈迹扩长得越来越快。实验室有台老仪器就是这么废的:从一开始的边缘生锈,拖到电极片出现小窟窿,最后转印时直接报错“电流异常”,维修师傅说电极已经彻底老化,换个新的要三百多,还不如添点钱买台二手的。
漏液则专盯“密封和电路”两个要害。转印槽边缘的橡胶胶垫是防漏关键,漏出的缓冲液里含SDS,会慢慢腐蚀胶垫,让胶垫变硬开裂,下次密封更差,漏得更厉害——我们之前的胶垫就是这么坏的,从“偶尔漏一点”到“加完液就漏”,换个新胶垫才总算稳住。更要命的是漏液会渗进仪器内部,DYCZ-40D的电路接口就在转印槽下方,有次漏液泡了接口,导致仪器频繁断电,拆开一看主板都腐蚀了,直接报废。
三、突发风险:通电时的“安全雷区”,真的会出事
做实验最怕“出意外”,生锈和漏液在通电状态下藏着的安全隐患,比实验失败更让人后怕。
电极片生锈到一定程度,可能引发“短路起火”。去年有次电极片上的大块锈斑脱落,正好卡在正负电极之间,通电瞬间就冒出了小火花,幸好旁边没人,赶紧拔了电源,不然很可能引燃台面上的酒精瓶。还有次生锈导致电极接触不良,仪器外壳居然带了微弱电流,师妹摸的时候“麻了一下”,后来用测电笔一测,果然是漏电,现在想想都一身冷汗。
漏液的安全风险更直接——“导电触电”。缓冲液是电解质,漏到仪器表面后会形成导电层,一旦碰到电源插板或裸露的电线,后果不堪设想。实验室曾有次漏液顺着操作台流到了插板附近,插板上全是水珠,当时正好有人要拔电源,差点伸手就碰上去,现在我们只要发现漏液,第一反应就是先断电,再也不敢大意。
其实这些危害都能提前规避:转印完花5分钟擦干净电极,每次装夹前检查胶垫和卡扣,就能少踩90%的坑。千万别觉得“生锈漏液是小问题”,等实验报废、仪器坏了、甚至出安全事故,再后悔就晚了。要是发现电极大面积生锈或漏液止不住,别自己瞎折腾,赶紧联系售后,安全和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标签:
新闻资讯
-
2025-09-18
DYCZ-40D 生锈漏液的三阶段性能摧毁与止损技巧
-
2025-09-18
电极片生锈、漏液对DYCZ-40D转印电泳仪的3重致命危害
-
2025-09-18
DYCZ-40D转印电泳仪电极片生锈、漏液?实战维护指南
-
2025-09-17
DYCP-31E型电泳仪跑胶条带缺失?
-
2025-09-17
DYCP-31E型电泳仪跑胶条带模糊、歪斜?故障排查
-
2025-09-16
DYY-11型电泳仪电源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
2025-09-16
DYY-11型电泳仪电源不显示、无输出?故障排查指南
-
2025-09-15
DYCP-32A型琼脂糖水平电泳仪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