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 北京六一DYCZ-40B是做什么实验的
- DYCZ-40B转印效果差?老实验员教你排查,条带立马变清晰
- DYCZ-40B 做 Western Blot 转膜参数设置
- DYCZ-24DN加样梳选10齿还是15齿?
- DYCZ-24DN电极头坏了?手把手教你更换维修,避坑省时间
- DYCZ-24DN电泳仪原位制胶保姆级教程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先生
手机:13810064661
电话:400 960 6117
邮箱:ly@ly.com.cn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阎富路69号院25号楼1至4层101,1至4层102
行业知识
DYCZ-40B 做 Western Blot 转膜参数设置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09-23 09:12:57
点击:
DYCZ-40B WB转膜三年,现在闭着眼都能报出参数,但刚开始那阵子,简直是在“毁实验”的边缘反复横跳。转膜要么把小分子蛋白“跑丢”,膜上啥都没有;要么大分子还黏在胶上,丽春红染色只有模糊的影子。最崩溃的一次,电流设太高,直接把PVDF膜烫出个窟窿,前期跑胶的功夫全白费。后来踩着无数次失败的坑,总算摸透了这台仪器的“脾气”,这些全是带血带泪的实战经验,新手照着做能少走太多弯路。
一、初次踩坑:恒压还是恒流?选错模式白忙活
刚用DYCZ-40B时,我对着面板上的“恒流”“恒压”键犯了半天愁。网上教程说得模棱两可,有的说恒压稳定,有的说恒流效率高,我干脆随便选了恒压,设100V转30分钟。
拆膜那一刻心都凉了:25kDa的IL-6蛋白全跑到缓冲液里,膜上一点痕迹没有;而120kDa的受体蛋白还牢牢粘在胶上,条带模糊得像蒙了层雾。师兄路过看到我对着废膜发呆,敲了敲仪器说:“这机子的电极排布吃恒流,你用恒压能转好才怪!”
半信半疑试了次恒流,设300mA转30分钟。拆膜时手都在抖,结果marker的各条带整整齐齐印在膜上,丽春红一染,清晰得能数出条带数量,那一刻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后来才摸清规律:DYCZ-40B转膜就得锁定恒流模式,只有转200kDa以上的超大分子蛋白,才偶尔用恒压兜底,新手直接选恒流准没错。
二、基础铺垫:缓冲液配比,20%甲醇是“黄金比例”
参数设对了,缓冲液配错也白搭,这是我试了十几次才总结出的教训。常规转膜用1×Tris-甘氨酸缓冲液加甲醇,甲醇能让凝胶收缩,帮蛋白转移到膜上,但量太关键了。
上次手抖加了30%甲醇,转完膜发现蛋白条带皱巴巴的,像被揉过的纸,抗体孵育后信号断断续续;后来减到10%,30分钟只转上去一半,胶上还留着明显的条带。反复调试后才找到20%的“黄金配比”,既能保证转膜效率,又能护住蛋白活性,现在配缓冲液都不用看刻度,凭手感就能加准。
三、核心方案:按蛋白分子量“对症下药”,参数一配一个准
转膜参数没有“万能模板”,蛋白分子量大小直接决定了电流和时间的搭配,这是我们用几十次实验试出来的铁律。
四、小分子蛋白(<30kDa):低电流短时间,别让蛋白“跑丢”
这类蛋白迁移快得像“兔子”,稍不注意就转穿膜。上次转25kDa的IL-6,按常规300mA转30分钟,膜上几乎看不到条带,急得我差点重做样本。后来降到200mA,只转22分钟,拆膜后果然条带清晰锐利,抗体孵育后信号强得刺眼。
现在转小分子我全程盯着计时器,到点立马断电,多转5分钟都怕前功尽弃——师妹就曾多转10分钟,最后只能重新跑胶,白白浪费一下午。
五、中分子蛋白(30-100kDa):常规参数就行,省心又高效
像Actin、GAPDH这些常用内参,参数怎么设都不容易出大错。我常用300mA转35分钟,上周转55kDa的GAPDH和72kDa的ERK1/2,拆膜后丽春红一染,两条带位置和胶上的marker完全对应,一点不偏。
试过把电流升到350mA,25分钟就转完了,但膜边缘有点发烫,条带稍微有点扩散;降到250mA又要等50分钟,赶实验时太耽误事,300mA刚好平衡了效率和效果。
六、大分子蛋白(>100kDa):高电流长时间,加SDS助转移
这类蛋白像“慢乌龟”,得用“高电流长时间”催着转。上次转180kDa的EGFR蛋白,按300mA转60分钟,胶上还留着明显的条带,膜上信号弱得几乎看不见。
师兄教我在缓冲液里加10%SDS,说能帮蛋白从胶上“脱下来”,再把电流升到380mA,转80分钟。这次转膜时我特意在槽外裹了层冰袋——DYCZ-40B没自带冷却,高电流转久了缓冲液会发烫,蛋白容易变性。拆膜后一看,膜上条带清晰,胶上几乎没残留,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七、应急处理:转膜出问题?不用重跑,调整参数就能救
就算参数设得再准,也难免出意外,这些应急技巧都是我从失败里抠出来的。
条带一半有一半无,大概率是转膜夹没夹紧,凝胶和膜之间藏了气泡。上次遇到这情况,我重新夹好转膜夹,把电流从300mA降到250mA,多转10分钟,第二次就转均匀了。
所有条带都弱,一般是电流太低或时间太短。之前转70kDa的蛋白,250mA转30分钟信号差,升到300mA多转5分钟,信号立马变强。要是缓冲液反复用了好几次,也会导致转膜效率低,换瓶新的立马见效。
膜上出现黑影、条带模糊,基本是过热导致的。有次高电流转膜没降温,缓冲液烫得手都不敢碰,膜上全是黑影。后来裹上冰袋,把电流降20-30mA,问题立马解决。
八、避坑总结:这些错我全犯过,别再走弯路
新手最容易犯“想当然”的错,列出来帮大家避雷:
别照搬其他仪器的参数!之前把DYCZ-30B的250mA用到40B上,转30分钟条带几乎没转上去,后来才知道两台仪器电极间距不同,40B需要更高电流。
别觉得转膜时间越长越好!我刚用仪器时转28kDa的蛋白,硬转40分钟,最后膜上啥都没有,只能重做。
别放反转膜夹方向!师妹曾把凝胶靠正极、膜靠负极,蛋白根本转不过去,转完染色一点条带没有,排查半天才发现问题。
其实DYCZ-40B的转膜参数真没那么玄乎,记住“恒流为核心,按分子量调电流时间,遇异常先查接触和降温”就行。平时多记笔记,把蛋白分子量、参数和转膜效果对应起来,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黄金参数”。要是实在没头绪,告诉我你的蛋白分子量,我直接给你配方案,省得你走我之前的弯路!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一、初次踩坑:恒压还是恒流?选错模式白忙活
刚用DYCZ-40B时,我对着面板上的“恒流”“恒压”键犯了半天愁。网上教程说得模棱两可,有的说恒压稳定,有的说恒流效率高,我干脆随便选了恒压,设100V转30分钟。
拆膜那一刻心都凉了:25kDa的IL-6蛋白全跑到缓冲液里,膜上一点痕迹没有;而120kDa的受体蛋白还牢牢粘在胶上,条带模糊得像蒙了层雾。师兄路过看到我对着废膜发呆,敲了敲仪器说:“这机子的电极排布吃恒流,你用恒压能转好才怪!”
半信半疑试了次恒流,设300mA转30分钟。拆膜时手都在抖,结果marker的各条带整整齐齐印在膜上,丽春红一染,清晰得能数出条带数量,那一刻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后来才摸清规律:DYCZ-40B转膜就得锁定恒流模式,只有转200kDa以上的超大分子蛋白,才偶尔用恒压兜底,新手直接选恒流准没错。
二、基础铺垫:缓冲液配比,20%甲醇是“黄金比例”
参数设对了,缓冲液配错也白搭,这是我试了十几次才总结出的教训。常规转膜用1×Tris-甘氨酸缓冲液加甲醇,甲醇能让凝胶收缩,帮蛋白转移到膜上,但量太关键了。
上次手抖加了30%甲醇,转完膜发现蛋白条带皱巴巴的,像被揉过的纸,抗体孵育后信号断断续续;后来减到10%,30分钟只转上去一半,胶上还留着明显的条带。反复调试后才找到20%的“黄金配比”,既能保证转膜效率,又能护住蛋白活性,现在配缓冲液都不用看刻度,凭手感就能加准。
三、核心方案:按蛋白分子量“对症下药”,参数一配一个准
转膜参数没有“万能模板”,蛋白分子量大小直接决定了电流和时间的搭配,这是我们用几十次实验试出来的铁律。
四、小分子蛋白(<30kDa):低电流短时间,别让蛋白“跑丢”
这类蛋白迁移快得像“兔子”,稍不注意就转穿膜。上次转25kDa的IL-6,按常规300mA转30分钟,膜上几乎看不到条带,急得我差点重做样本。后来降到200mA,只转22分钟,拆膜后果然条带清晰锐利,抗体孵育后信号强得刺眼。
现在转小分子我全程盯着计时器,到点立马断电,多转5分钟都怕前功尽弃——师妹就曾多转10分钟,最后只能重新跑胶,白白浪费一下午。
五、中分子蛋白(30-100kDa):常规参数就行,省心又高效
像Actin、GAPDH这些常用内参,参数怎么设都不容易出大错。我常用300mA转35分钟,上周转55kDa的GAPDH和72kDa的ERK1/2,拆膜后丽春红一染,两条带位置和胶上的marker完全对应,一点不偏。
试过把电流升到350mA,25分钟就转完了,但膜边缘有点发烫,条带稍微有点扩散;降到250mA又要等50分钟,赶实验时太耽误事,300mA刚好平衡了效率和效果。
六、大分子蛋白(>100kDa):高电流长时间,加SDS助转移
这类蛋白像“慢乌龟”,得用“高电流长时间”催着转。上次转180kDa的EGFR蛋白,按300mA转60分钟,胶上还留着明显的条带,膜上信号弱得几乎看不见。
师兄教我在缓冲液里加10%SDS,说能帮蛋白从胶上“脱下来”,再把电流升到380mA,转80分钟。这次转膜时我特意在槽外裹了层冰袋——DYCZ-40B没自带冷却,高电流转久了缓冲液会发烫,蛋白容易变性。拆膜后一看,膜上条带清晰,胶上几乎没残留,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七、应急处理:转膜出问题?不用重跑,调整参数就能救
就算参数设得再准,也难免出意外,这些应急技巧都是我从失败里抠出来的。
条带一半有一半无,大概率是转膜夹没夹紧,凝胶和膜之间藏了气泡。上次遇到这情况,我重新夹好转膜夹,把电流从300mA降到250mA,多转10分钟,第二次就转均匀了。
所有条带都弱,一般是电流太低或时间太短。之前转70kDa的蛋白,250mA转30分钟信号差,升到300mA多转5分钟,信号立马变强。要是缓冲液反复用了好几次,也会导致转膜效率低,换瓶新的立马见效。
膜上出现黑影、条带模糊,基本是过热导致的。有次高电流转膜没降温,缓冲液烫得手都不敢碰,膜上全是黑影。后来裹上冰袋,把电流降20-30mA,问题立马解决。
八、避坑总结:这些错我全犯过,别再走弯路
新手最容易犯“想当然”的错,列出来帮大家避雷:
别照搬其他仪器的参数!之前把DYCZ-30B的250mA用到40B上,转30分钟条带几乎没转上去,后来才知道两台仪器电极间距不同,40B需要更高电流。
别觉得转膜时间越长越好!我刚用仪器时转28kDa的蛋白,硬转40分钟,最后膜上啥都没有,只能重做。
别放反转膜夹方向!师妹曾把凝胶靠正极、膜靠负极,蛋白根本转不过去,转完染色一点条带没有,排查半天才发现问题。
其实DYCZ-40B的转膜参数真没那么玄乎,记住“恒流为核心,按分子量调电流时间,遇异常先查接触和降温”就行。平时多记笔记,把蛋白分子量、参数和转膜效果对应起来,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黄金参数”。要是实在没头绪,告诉我你的蛋白分子量,我直接给你配方案,省得你走我之前的弯路!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标签:
新闻资讯
-
2025-09-23
北京六一DYCZ-40B是做什么实验的
-
2025-09-23
DYCZ-40B转印效果差?老实验员教你排查,条带立马变清晰
-
2025-09-23
DYCZ-40B 做 Western Blot 转膜参数设置
-
2025-09-22
DYCZ-24DN加样梳选10齿还是15齿?
-
2025-09-22
DYCZ-24DN电极头坏了?手把手教你更换维修,避坑省时间
-
2025-09-22
DYCZ-24DN电泳仪原位制胶保姆级教程
-
2025-09-19
DYCP-32C核酸电泳电压电流怎么设?
-
2025-09-19
DYCP-32C电泳仪参数设置总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