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 DYCZ-27B 电泳槽漏液维修:老技术员的“望闻问切”三步法
- DYCZ-27B 圆管凝胶制作:从“翻车”到成功的实战手记
- DYCZ-27B 圆盘电泳仪使用指南
- DYCZ-40D转印缓冲液:我的三次失败与一个顿悟时刻
- DYCZ-40D转印翻车?听技术员老高如何“望闻问切”破案
- DYCZ-40D型迷你转印电泳仪使用实录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先生
手机:13810064661
电话:400 960 6117
邮箱:ly@ly.com.cn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阎富路69号院25号楼1至4层101,1至4层102
行业知识
DYCZ-27B 圆管凝胶制作:从“翻车”到成功的实战手记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11-03 09:05:16
点击:
还记得我第一次独立制作DYCZ-27B的圆管凝胶时,那场面堪称灾难现场:漏胶、气泡、取胶时凝胶断裂……所有能遇到的问题,我几乎都遇了个遍。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失败恰恰是最好的老师。这份手记,就是我踩过所有坑后,总结出的最实用的圆管凝胶制作指南。
第一章: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
和常见的平板凝胶不同,圆管凝胶是在一根细细的玻璃管里完成的,这要求更高的精细度。
核心材料:
玻璃管:确保洁净、干燥、无裂痕。管口平整是关键。
橡胶塞(O型圈):这是防漏的灵魂! 用手捏一下,必须有弹性。老化发硬的橡胶塞会直接导致漏胶,务必更换。
封底材料:Parafilm封口膜是首选,也可以用专门的橡胶帽。
心理准备:耐心,还是耐心。操作要慢而稳。
第二章:实战六步走——步步惊心,步步为营
第一步:密封管底——最简单的步骤,最易犯的错
用Parafilm封底时,很多人只是简单一裹。正确做法是:剪下一小块Parafilm,紧紧包裹住玻璃管底部,然后用手捏紧,让其牢牢贴合在管壁上,形成一个平滑的密封面。拙劣的密封是漏胶的第一大元凶。
第二步:灌制分离胶——与时间和气泡赛跑
1. 用细长滴管吸取分离胶溶液,将滴管尖端伸入玻璃管底部。
2. 缓慢、均匀地推出胶液,让液面从底部缓缓上升,直至达到预定高度(通常是管长的2/3)。
3. 关键技巧:水封! 紧接着,用另一个滴管,沿着管壁非常缓慢地叠加一层水或水饱和的正丁醇。目的有二:一是隔绝空气,使胶面平整聚合;二是形成一个清晰的界面,方便观察凝固情况。 动作一定要轻缓,避免水流冲击破坏胶面。
真实案例:我的“气泡凝胶”
我第一次灌胶时,求快,猛地将胶液挤入管中,结果胶液里混入了好多小气泡。灌完水封时又太猛,水和胶混在一起了。最后凝出的凝胶里面全是气泡,界面歪歪扭扭。
反思:“慢”是灌胶的唯一诀窍。 匀速推进胶液,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气泡。水封时,让液体顺着管壁流下,如同倒啤酒一样。
第三步:灌制浓缩胶——成败在此一举
等待分离胶完全凝固后(可见明显的水胶界面),倒掉上层的水,并用滤纸吸干残留水分。
1. 灌入浓缩胶至管口。
2. 插入样品梳:使用圆形的样品梳(与平板电泳的梳子不同)。插入时同样要慢,避免带入气泡。由于表面张力,胶液会形成一个弯月面,这是正常的。
第四步:取胶——整个流程最大的挑战
这是新手和老手的分水岭。蛮力是绝对不行的。
错误示范:直接用洗耳球对准管口猛吹。后果往往是凝胶“啵”地一声断成两截,或者像子弹一样射出去摔得粉碎。
正确工具与方法:依赖DYCZ-27B配套的长针头和注射器。
1. 用蒸馏水润湿玻璃管内侧。
2. 将长针头(针尖磨钝的)从凝胶和管壁的缝隙中轻轻插入。同时,用注射器向缝隙中缓缓注水,起到润滑作用。
3. 此时,再用洗耳球在管口给予均匀、温和的压力,你会发现凝胶被水和压力共同作用,完整地、滑润地被推了出来。
真实案例:师兄的“完美取胶”
在我多次取胶失败后,师兄给我演示了一遍。他并不着急,先是注水,然后用手轻轻转动针头,让水充分浸润整个接触面。最后,他几乎没用什么力,凝胶就乖乖地滑到了试管里,完整如初。他告诉我:“让水去做功,你不是在‘推’胶,而是在‘请’它出来。”
第五步:安装凝胶
将取出的圆盘状凝胶,小心地安装到以上好橡胶塞的上槽底部。确保凝胶底部与橡胶塞接触良好,没有歪斜。
第六步:电泳
向上、下槽中加入缓冲液,确保凝胶完全浸没。然后小心地用微量注射器将样品加到凝胶顶部的样品孔中,即可开始电泳。
第三章:常见问题快查手册
1、问题:灌胶时漏液。
原因99%:橡胶塞老化或破损;Parafilm没封好。
2、问题:凝胶中有气泡。
原因:灌胶速度太快;或凝胶配方问题(如AP或TEMED量不准)。
3、问题:取胶时凝胶断裂。
原因:润滑不足(水没注够);用力过猛;或者凝胶聚合不好,太脆。
结语:经验之谈
制作圆管凝胶,更像是一门手艺,而不是简单的操作。它要求你对每一个细节都有感知:捏橡胶塞的手感、推胶液的速度、注水时的轻柔。它教会我们的,是一种对实验材料的尊重和耐心。当你终于能熟练地制出一根根完美的圆柱形凝胶时,你会对“电泳”这件事,有更深的理解。祝你成功!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第一章: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
和常见的平板凝胶不同,圆管凝胶是在一根细细的玻璃管里完成的,这要求更高的精细度。
核心材料:
玻璃管:确保洁净、干燥、无裂痕。管口平整是关键。
橡胶塞(O型圈):这是防漏的灵魂! 用手捏一下,必须有弹性。老化发硬的橡胶塞会直接导致漏胶,务必更换。
封底材料:Parafilm封口膜是首选,也可以用专门的橡胶帽。
心理准备:耐心,还是耐心。操作要慢而稳。
第二章:实战六步走——步步惊心,步步为营
第一步:密封管底——最简单的步骤,最易犯的错
用Parafilm封底时,很多人只是简单一裹。正确做法是:剪下一小块Parafilm,紧紧包裹住玻璃管底部,然后用手捏紧,让其牢牢贴合在管壁上,形成一个平滑的密封面。拙劣的密封是漏胶的第一大元凶。
第二步:灌制分离胶——与时间和气泡赛跑
1. 用细长滴管吸取分离胶溶液,将滴管尖端伸入玻璃管底部。
2. 缓慢、均匀地推出胶液,让液面从底部缓缓上升,直至达到预定高度(通常是管长的2/3)。
3. 关键技巧:水封! 紧接着,用另一个滴管,沿着管壁非常缓慢地叠加一层水或水饱和的正丁醇。目的有二:一是隔绝空气,使胶面平整聚合;二是形成一个清晰的界面,方便观察凝固情况。 动作一定要轻缓,避免水流冲击破坏胶面。
真实案例:我的“气泡凝胶”
我第一次灌胶时,求快,猛地将胶液挤入管中,结果胶液里混入了好多小气泡。灌完水封时又太猛,水和胶混在一起了。最后凝出的凝胶里面全是气泡,界面歪歪扭扭。
反思:“慢”是灌胶的唯一诀窍。 匀速推进胶液,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气泡。水封时,让液体顺着管壁流下,如同倒啤酒一样。
第三步:灌制浓缩胶——成败在此一举
等待分离胶完全凝固后(可见明显的水胶界面),倒掉上层的水,并用滤纸吸干残留水分。
1. 灌入浓缩胶至管口。
2. 插入样品梳:使用圆形的样品梳(与平板电泳的梳子不同)。插入时同样要慢,避免带入气泡。由于表面张力,胶液会形成一个弯月面,这是正常的。
第四步:取胶——整个流程最大的挑战
这是新手和老手的分水岭。蛮力是绝对不行的。
错误示范:直接用洗耳球对准管口猛吹。后果往往是凝胶“啵”地一声断成两截,或者像子弹一样射出去摔得粉碎。
正确工具与方法:依赖DYCZ-27B配套的长针头和注射器。
1. 用蒸馏水润湿玻璃管内侧。
2. 将长针头(针尖磨钝的)从凝胶和管壁的缝隙中轻轻插入。同时,用注射器向缝隙中缓缓注水,起到润滑作用。
3. 此时,再用洗耳球在管口给予均匀、温和的压力,你会发现凝胶被水和压力共同作用,完整地、滑润地被推了出来。
真实案例:师兄的“完美取胶”
在我多次取胶失败后,师兄给我演示了一遍。他并不着急,先是注水,然后用手轻轻转动针头,让水充分浸润整个接触面。最后,他几乎没用什么力,凝胶就乖乖地滑到了试管里,完整如初。他告诉我:“让水去做功,你不是在‘推’胶,而是在‘请’它出来。”
第五步:安装凝胶
将取出的圆盘状凝胶,小心地安装到以上好橡胶塞的上槽底部。确保凝胶底部与橡胶塞接触良好,没有歪斜。
第六步:电泳
向上、下槽中加入缓冲液,确保凝胶完全浸没。然后小心地用微量注射器将样品加到凝胶顶部的样品孔中,即可开始电泳。
第三章:常见问题快查手册
1、问题:灌胶时漏液。
原因99%:橡胶塞老化或破损;Parafilm没封好。
2、问题:凝胶中有气泡。
原因:灌胶速度太快;或凝胶配方问题(如AP或TEMED量不准)。
3、问题:取胶时凝胶断裂。
原因:润滑不足(水没注够);用力过猛;或者凝胶聚合不好,太脆。
结语:经验之谈
制作圆管凝胶,更像是一门手艺,而不是简单的操作。它要求你对每一个细节都有感知:捏橡胶塞的手感、推胶液的速度、注水时的轻柔。它教会我们的,是一种对实验材料的尊重和耐心。当你终于能熟练地制出一根根完美的圆柱形凝胶时,你会对“电泳”这件事,有更深的理解。祝你成功!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标签:
新闻资讯
-
2025-11-03
DYCZ-27B 电泳槽漏液维修:老技术员的“望闻问切”三步法
-
2025-11-03
DYCZ-27B 圆管凝胶制作:从“翻车”到成功的实战手记
-
2025-11-03
DYCZ-27B 圆盘电泳仪使用指南
-
2025-10-31
DYCZ-40D转印缓冲液:我的三次失败与一个顿悟时刻
-
2025-10-31
DYCZ-40D转印翻车?听技术员老高如何“望闻问切”破案
-
2025-10-31
DYCZ-40D型迷你转印电泳仪使用实录
-
2025-10-30
DYCZ-30C 垂直电泳槽拆装清洗指南:告别残留胶和交叉污染
-
2025-10-30
DYCZ-30C 电泳槽漏液怎么办?一位师兄的血泪排查指南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