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 DYCZ-27B 电泳槽漏液维修:老技术员的“望闻问切”三步法
- DYCZ-27B 圆管凝胶制作:从“翻车”到成功的实战手记
- DYCZ-27B 圆盘电泳仪使用指南
- DYCZ-40D转印缓冲液:我的三次失败与一个顿悟时刻
- DYCZ-40D转印翻车?听技术员老高如何“望闻问切”破案
- DYCZ-40D型迷你转印电泳仪使用实录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先生
手机:13810064661
电话:400 960 6117
邮箱:ly@ly.com.cn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阎富路69号院25号楼1至4层101,1至4层102
行业知识
DYCP-32C电泳仪参数设置总翻车?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09-19 09:16:05
点击:
用DYCP-32C跑核酸的这两年,真的被参数设置折腾得够呛。实验室新人一来就问“怎么设参数”,我每次都想叹气——不是教程没用,是那些干巴巴的数字里藏着太多没说透的坑。要么条带拖尾得像被水泡过,要么跑了一小时还没离开点样孔,最惨的一次直接把凝胶烧得发黏。后来我干脆不看理论了,盯着仪器和条带一点点试,总算摸出些门道,全是带血带泪的实战经验。
一、模式选错真的会哭,恒压才是“亲妈”模式
现在想起来,第一次用这台仪器时简直是瞎胡闹。当时刚接触电泳,看某篇教程说“恒流模式电流稳定,条带更整齐”,就傻乎乎地选了恒流,设了30mA。结果跑胶过程中总觉得仪器发烫,手摸上去都有点烫得慌,赶紧盯着面板看——电压居然从一开始的80V飙到了130V!那板胶最后废得彻底,条带糊成一片,连marker都变成了模糊的色块,当天要交的实验结果直接泡汤。
后来老实验员路过,看到我对着废胶发呆,才骂醒我:“DYCP-32C这机子,跑常规核酸就认恒压模式!”我半信半疑地试了次恒压,设100V,电流自己跳到25mA就稳定了,跑出来的条带立马规整了不少。现在算是摸清了:这台仪器的恒压模式能稳住电场,核酸迁移时不会“忽快忽慢”,电流会跟着凝胶电阻自己调整,根本不用咱们瞎操心。只有一次跑0.5%的超稀胶,怕胶被冲垮才用了恒流,平时那模式我碰都不碰,新手真的可以直接忽略它。
现在我养成了个习惯,每次开机先按两下模式键,确认屏幕上显示“恒压”才敢往下调参数。那按键在面板左侧,小小的一个,很容易按错,好几次我都差点又选成恒流,还好反应快及时改过来了。
二、电压和胶浓度必须“配对”,不然纯纯浪费时间
电压和胶浓度的搭配,我是跟师妹一起踩坑踩出来的。她当时要跑100bp的miRNA,配了2.0%的高浓度胶,看网上说“跑小片段电压高点快”,就设了120V。结果我俩在旁边聊天的功夫,再看仪器,marker都快跑到胶外面去了,拆下来一看,条带挤得像一串糖葫芦,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师妹急得快哭了,那批样本提取了好几天,就这么毁了。
后来我们换了80V再跑,这次没敢走开,盯着胶看。45分钟后拆下来,终于看到清晰的条带,连相差20bp的片段都分得明明白白。这才明白,胶越浓电阻越大,电压就得往下调,不然小片段跑得太快,根本来不及分离。
还有次跑基因组DNA,配了0.8%的稀胶,我随手设了80V,结果跑了一个半小时,条带才刚离开点样孔一点点。那天本来要赶在下班前出结果,硬生生拖到晚上八点。后来试了90V,70分钟就跑完了,条带还是好好的,没降解也没模糊。现在我们实验室里,1.0%-1.2%的胶(跑PCR产物最常用)就固定100V,35分钟准出结果;1.5%-2.0%的胶(跑小片段)就80V,45分钟足够;0.8%的胶(跑大片段)就90V,一小时多一点刚好。
我把这几个搭配写在便利贴上,贴在仪器旁边的墙上,师妹现在跑胶前都会抬头看一眼,再也没配错过。
三、跑胶时间别死记,盯着marker比啥都准
以前我总纠结“到底设多少分钟”,刚开始不管什么样本都设30分钟,结果跑小片段时marker跑出去一半,跑大片段时还没分开就停了。后来又觉得“时间长点总没错”,设了60分钟跑常规PCR产物,结果条带扩散得厉害,边缘模模糊糊的,拍照都没法用。
有次跑DL2000 marker,我盯着胶看了全程,发现当最亮的500bp条带跑到胶中间位置时,其他条带也分得刚好,既不挤也不扩散。从那以后,我就不设固定时间了,跑胶时每隔10分钟掀开盖子看一眼(别担心污染,就看几秒钟)。常规PCR产物就等500bp条带到中间,大概30-40分钟;小片段就等最小的marker条带到胶的2/3处,差不多40-50分钟;大片段看到10kb的条带离开点样孔两三厘米就停,一般要60-90分钟。
DYCP-32C的盖子是透明的,其实不用开盖也能看到,但我总觉得开盖看得清楚些,每次就快速掀一下,也没出过污染问题。现在再也不用为时间发愁了,marker就是最好的“计时器”。
四、环境太影响参数了,夏天冬天完全是两回事
去年夏天空调坏了,实验室温度飙到35℃,我还是按平时的100V跑胶,结果电流一下子冲到40mA,仪器烫得厉害,跑出来的条带全是拖尾。当时以为仪器坏了,差点联系售后,后来老实验员说:“傻了吧,温度高了电阻低,电流肯定大,得降电压!”
我赶紧把电压调到90V,又找了个小风扇对着仪器散热孔吹,电流慢慢降到28mA,跑出来的条带果然恢复了清晰。从那以后,夏天室温超过30℃,我就自动降10V电压,再也没出过问题。
冬天也一样,室温降到18℃,按100V跑胶,时间比平时多了20分钟,赶实验时特别着急。后来试着把电压调到105V,没想到时间缩短了10分钟,条带还跟以前一样好。现在我干脆在仪器旁边放了个温湿度计,跑胶前先看一眼温度,超过30℃就降电压,低于20℃就升一点,再也不怕环境捣乱了。
还有次电流突然降到12mA,条带跑得特别慢,我检查了半天参数,没发现问题,后来才发现是电极线没插紧,重新插紧听到“咔嗒”一声,电流立马回到25mA。所以电流异常的时候,先别慌着调参数,看看电极线和缓冲液够不够,说不定问题根本不在参数上。
其实用久了就发现,DYCP-32C电泳仪的参数设置真没那么玄乎,无非就是选对恒压模式,根据胶浓度定电压,盯着marker看时间,再跟着温度微调一下。新手刚开始肯定会踩坑,但跑个三五次,结合条带效果慢慢调,很快就能找到感觉。我现在就算闭着眼,也能根据样本类型报出参数,全是练出来的。要是你实在没头绪,告诉我你跑的是啥样本、配了多少浓度的胶、实验室多少度,我保准给你出个能跑清晰的方案!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一、模式选错真的会哭,恒压才是“亲妈”模式
现在想起来,第一次用这台仪器时简直是瞎胡闹。当时刚接触电泳,看某篇教程说“恒流模式电流稳定,条带更整齐”,就傻乎乎地选了恒流,设了30mA。结果跑胶过程中总觉得仪器发烫,手摸上去都有点烫得慌,赶紧盯着面板看——电压居然从一开始的80V飙到了130V!那板胶最后废得彻底,条带糊成一片,连marker都变成了模糊的色块,当天要交的实验结果直接泡汤。
后来老实验员路过,看到我对着废胶发呆,才骂醒我:“DYCP-32C这机子,跑常规核酸就认恒压模式!”我半信半疑地试了次恒压,设100V,电流自己跳到25mA就稳定了,跑出来的条带立马规整了不少。现在算是摸清了:这台仪器的恒压模式能稳住电场,核酸迁移时不会“忽快忽慢”,电流会跟着凝胶电阻自己调整,根本不用咱们瞎操心。只有一次跑0.5%的超稀胶,怕胶被冲垮才用了恒流,平时那模式我碰都不碰,新手真的可以直接忽略它。
现在我养成了个习惯,每次开机先按两下模式键,确认屏幕上显示“恒压”才敢往下调参数。那按键在面板左侧,小小的一个,很容易按错,好几次我都差点又选成恒流,还好反应快及时改过来了。
二、电压和胶浓度必须“配对”,不然纯纯浪费时间
电压和胶浓度的搭配,我是跟师妹一起踩坑踩出来的。她当时要跑100bp的miRNA,配了2.0%的高浓度胶,看网上说“跑小片段电压高点快”,就设了120V。结果我俩在旁边聊天的功夫,再看仪器,marker都快跑到胶外面去了,拆下来一看,条带挤得像一串糖葫芦,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师妹急得快哭了,那批样本提取了好几天,就这么毁了。
后来我们换了80V再跑,这次没敢走开,盯着胶看。45分钟后拆下来,终于看到清晰的条带,连相差20bp的片段都分得明明白白。这才明白,胶越浓电阻越大,电压就得往下调,不然小片段跑得太快,根本来不及分离。
还有次跑基因组DNA,配了0.8%的稀胶,我随手设了80V,结果跑了一个半小时,条带才刚离开点样孔一点点。那天本来要赶在下班前出结果,硬生生拖到晚上八点。后来试了90V,70分钟就跑完了,条带还是好好的,没降解也没模糊。现在我们实验室里,1.0%-1.2%的胶(跑PCR产物最常用)就固定100V,35分钟准出结果;1.5%-2.0%的胶(跑小片段)就80V,45分钟足够;0.8%的胶(跑大片段)就90V,一小时多一点刚好。
我把这几个搭配写在便利贴上,贴在仪器旁边的墙上,师妹现在跑胶前都会抬头看一眼,再也没配错过。
三、跑胶时间别死记,盯着marker比啥都准
以前我总纠结“到底设多少分钟”,刚开始不管什么样本都设30分钟,结果跑小片段时marker跑出去一半,跑大片段时还没分开就停了。后来又觉得“时间长点总没错”,设了60分钟跑常规PCR产物,结果条带扩散得厉害,边缘模模糊糊的,拍照都没法用。
有次跑DL2000 marker,我盯着胶看了全程,发现当最亮的500bp条带跑到胶中间位置时,其他条带也分得刚好,既不挤也不扩散。从那以后,我就不设固定时间了,跑胶时每隔10分钟掀开盖子看一眼(别担心污染,就看几秒钟)。常规PCR产物就等500bp条带到中间,大概30-40分钟;小片段就等最小的marker条带到胶的2/3处,差不多40-50分钟;大片段看到10kb的条带离开点样孔两三厘米就停,一般要60-90分钟。
DYCP-32C的盖子是透明的,其实不用开盖也能看到,但我总觉得开盖看得清楚些,每次就快速掀一下,也没出过污染问题。现在再也不用为时间发愁了,marker就是最好的“计时器”。
四、环境太影响参数了,夏天冬天完全是两回事
去年夏天空调坏了,实验室温度飙到35℃,我还是按平时的100V跑胶,结果电流一下子冲到40mA,仪器烫得厉害,跑出来的条带全是拖尾。当时以为仪器坏了,差点联系售后,后来老实验员说:“傻了吧,温度高了电阻低,电流肯定大,得降电压!”
我赶紧把电压调到90V,又找了个小风扇对着仪器散热孔吹,电流慢慢降到28mA,跑出来的条带果然恢复了清晰。从那以后,夏天室温超过30℃,我就自动降10V电压,再也没出过问题。
冬天也一样,室温降到18℃,按100V跑胶,时间比平时多了20分钟,赶实验时特别着急。后来试着把电压调到105V,没想到时间缩短了10分钟,条带还跟以前一样好。现在我干脆在仪器旁边放了个温湿度计,跑胶前先看一眼温度,超过30℃就降电压,低于20℃就升一点,再也不怕环境捣乱了。
还有次电流突然降到12mA,条带跑得特别慢,我检查了半天参数,没发现问题,后来才发现是电极线没插紧,重新插紧听到“咔嗒”一声,电流立马回到25mA。所以电流异常的时候,先别慌着调参数,看看电极线和缓冲液够不够,说不定问题根本不在参数上。
其实用久了就发现,DYCP-32C电泳仪的参数设置真没那么玄乎,无非就是选对恒压模式,根据胶浓度定电压,盯着marker看时间,再跟着温度微调一下。新手刚开始肯定会踩坑,但跑个三五次,结合条带效果慢慢调,很快就能找到感觉。我现在就算闭着眼,也能根据样本类型报出参数,全是练出来的。要是你实在没头绪,告诉我你跑的是啥样本、配了多少浓度的胶、实验室多少度,我保准给你出个能跑清晰的方案!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标签:
新闻资讯
-
2025-11-03
DYCZ-27B 电泳槽漏液维修:老技术员的“望闻问切”三步法
-
2025-11-03
DYCZ-27B 圆管凝胶制作:从“翻车”到成功的实战手记
-
2025-11-03
DYCZ-27B 圆盘电泳仪使用指南
-
2025-10-31
DYCZ-40D转印缓冲液:我的三次失败与一个顿悟时刻
-
2025-10-31
DYCZ-40D转印翻车?听技术员老高如何“望闻问切”破案
-
2025-10-31
DYCZ-40D型迷你转印电泳仪使用实录
-
2025-10-30
DYCZ-30C 垂直电泳槽拆装清洗指南:告别残留胶和交叉污染
-
2025-10-30
DYCZ-30C 电泳槽漏液怎么办?一位师兄的血泪排查指南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