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仪使用指南
新闻资讯
- DYCZ-40D迷你转印电泳仪实战精要:从新手到专家的进阶指南
- DYCZ-40D迷你转印电泳仪:3大核心问题与解决方案
- DYCP-36型等电聚焦电泳槽使用全攻略
- DYCZ-40G型转印电泳仪:实验室里的"靠谱老伙计"
- DYCZ-24DH型双板垂直电泳仪:实验室蛋白分离的得力助手
- DYCZ-24DN型迷你双垂直电泳仪: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实验室多面手"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先生
手机:13810064661
电话:400 960 6117
邮箱:ly@ly.com.cn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阎富路69号院25号楼1至4层101,1至4层102
电泳仪使用指南
DYCZ-40D迷你转印电泳仪标准化实验方法指南
作者:六一生物
发布时间:2025-07-07 09:30:48
点击:
用DYCZ-40D做转印实验快两年了,从一开始对着说明书发呆,到现在能闭着眼组装转印夹,总结出不少能让实验一次成功的"标准动作"。这台北京六一的小设备操作不复杂,但想每次都转出清晰条带,每个步骤都得按规矩来。今天就把DYCZ-40D做转印实验这些标准化的做法分享出来,照着做,新手也能少走很多弯路。
一、实验前准备与缓冲液配制
做实验就像做饭,准备工作做好了,后面就顺利多了。我每次做转印前,都会提前半小时把东西备齐,省得手忙脚乱。
1、转印缓冲液怎么配才好用?
最常用的配方是Tris-甘氨酸缓冲液,具体比例记不住没关系,我把配方写在便利贴上贴在试剂柜上:3.03g Tris碱+14.4g甘氨酸,加800ml去离子水溶解,再倒200ml甲醇,最后补够1000ml。这个配方对大多数蛋白(10-150kDa)都好用。
但遇到特殊蛋白得调整:上次转一个200kDa的大蛋白,条带总是拖尾,把甲醇减到10%,再加1g SDS(别多放,会影响膜结合),立马就清晰了。转小蛋白(比如15kDa的细胞因子)时,甲醇加到25%,能防止蛋白穿过膜跑掉,这是我试了5次才找到的最佳比例。
缓冲液配好后别直接用,4℃冰箱放半小时再拿出来,温度太低也不行,提前10分钟取出回温,不然凝胶遇冷收缩,转印时容易有空隙。
2、转印膜的处理有讲究
NC膜和PVDF膜用法不一样,千万别弄混:NC膜直接扔缓冲液里泡5分钟就行;PVDF膜得先用甲醇泡1分钟(看到膜变透明就是激活了),再换缓冲液泡,不然蛋白挂不住。
剪膜的时候记得比凝胶大1-2mm,边缘对齐,别剪太小,不然边上的蛋白转不到膜上。戴手套操作是必须的,上次有个同学没戴手套,手上的油脂沾到膜上,结果那一块条带直接消失了。
3、凝胶准备的小细节
SDS-PAGE跑完胶,别急着拿出来,先倒点转印缓冲液泡2分钟,把胶里的电泳缓冲液冲掉。拿凝胶的时候用薄塑料板铲,别用手直接捏,边缘容易碎。
我习惯把凝胶左下角剪个小三角当标记,转印完膜上也能对应上,免得后面孵育抗体时弄反方向。胶的厚度别超过1.5mm,太厚转不透,上次有个师妹跑的2mm厚胶,转了2小时还有一半蛋白在胶里。
预染Marker一定要加,最好两边都加,转印的时候能直观看到蛋白跑的情况,比瞎等靠谱多了。
二、标准化转印操作步骤
1、转印夹组装的"黄金顺序"
这个"三明治"结构记不住就完蛋:黑色阳极板→海绵垫→三层滤纸→凝胶→膜→三层滤纸→海绵垫→白色阴极板。我编了个口诀:"黑垫纸胶膜,纸垫白",默念两遍就忘不了。
组装时用"湿法":所有东西都先在缓冲液里泡透,拿出来轻轻挤掉多余液体,再一层层放。最关键的是赶气泡,用玻璃棒像擀饺子皮一样慢慢滚,特别是胶和膜之间,有气泡的地方转印完就是白班。上次赶气泡太急,玻璃棒划破了凝胶,那组数据直接废了,所以一定要轻。
放凝胶和膜的时候记住"黑对黑":凝胶的黑色面(就是跑电泳时朝里的那面)对着膜的光滑面,别弄反了,不然蛋白跑不到膜上。
2、电源设置的"安全守则"
这设备得用DYY-7C电源,别随便换别的型号。接线时黑色接黑色(阳极),红色接红色(阴极),接反了转印完膜上啥都没有,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开机前把电压电流旋钮都拧到0,慢慢往上调,5分钟内升到100V,别一下拧到底,电流突然变大容易发热。常规蛋白转60-90分钟就行,我一般设75分钟,保险。
夏天温度高的时候,记得在槽里放个预冷的冰盒(用密封袋包好,别漏水),不然缓冲液升温太快,蛋白容易变性。摸槽体有点烫手的时候,就把电流调小20%,降温效果立竿见影。
3、转印过程要盯紧
刚开始运行的10分钟很关键,看看电流稳不稳定,正常情况下会慢慢升到200mA左右,然后稳定下来。如果电流忽高忽低,可能是电极接触不良,断电擦擦电极再试。
转印到一半(大概45分钟),可以关电源开盖看看,用镊子轻轻提一下膜的边角,别把整个拿出来,看Marker转得怎么样。要是小分子量的Marker已经到膜上了,就没问题;大的还在胶里慢慢爬是正常的。
千万别让缓冲液没过转印夹上面的线,上次加太多,液体从缝里渗出来,电流一下就降了,还好发现及时,不然样品就废了。
三、转印后处理与效率评估
1、怎么判断转印完成了?
看预染Marker是最直接的:胶上的Marker条带基本消失,膜上对应的条带清晰,就差不多了。常规蛋白100V转90分钟肯定够,大蛋白可以多转30分钟,小蛋白别超过60分钟,免得跑过了。
关掉电源别急着拆,等1分钟再开盖,让电流稳定下来。拆的时候从两边慢慢掀开,别用力扯,膜很容易破。
2、转印效率怎么检查?
最保险的方法是"胶膜双检":把转完的胶用考马斯亮蓝染一下,要是没什么条带,说明转印成功;膜用Ponceau S染1分钟,自来水冲掉 excess,能看到清晰的蛋白条带,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Ponceau S染色不影响后续抗体孵育,放心用。要是条带模糊,可能是转印时间不够或者电流太小,下次就调整参数。
3、膜的保存小技巧
转印完的膜如果当天不孵育,用TBST洗两遍,包在保鲜膜里,放4℃冰箱能存3天。要存更久就-20℃冷冻,记得放密封袋里防潮,我存过一个月的膜,孵育出来条带还很清晰。
孵育前一定要用TBST洗膜3次,每次5分钟,把残留的转印缓冲液洗掉,不然背景会很高。
四、实验优化与问题排查
1、特殊样本的处理方法
膜蛋白转印老出问题?试试在缓冲液里加0.1%SDS和0.5%脱脂奶粉,能帮蛋白从膜上"脱下来"。上次转一个难溶的膜蛋白,用这方法条带强度提高了一倍。
酸性蛋白容易粘在胶上,把甲醇降到10%,转印时间延长30分钟,能改善不少。双向电泳的胶转印时用80V低压慢慢转,转2小时,蛋白点不容易变形。
2、常见问题怎么解决?
- 膜上有白色斑点:肯定是有气泡,组装时用玻璃棒多滚几遍,特别是边角。
- 条带歪了:转印夹没夹紧,海绵垫老化了就换新的,保证压力均匀。
- 背景太高:膜没洗干净,或者封闭时间不够,下次用5%脱脂奶粉多封闭30分钟。
- 没电流:电极氧化了,用棉签蘸乙醇擦擦,还不行就换电极片,别硬撑。
每次实验我都记个小本子,把参数、温度、转印时间都写上,下次出问题翻一翻就知道哪不对,比瞎猜强多了。
其实DYCZ-40D这台设备挺"懂事"的,你按规矩操作,它就给你出好结果。这些标准化的步骤看着麻烦,熟练了也就10分钟的事,但能让实验成功率从60%提到90%以上,值!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一、实验前准备与缓冲液配制
做实验就像做饭,准备工作做好了,后面就顺利多了。我每次做转印前,都会提前半小时把东西备齐,省得手忙脚乱。
1、转印缓冲液怎么配才好用?
最常用的配方是Tris-甘氨酸缓冲液,具体比例记不住没关系,我把配方写在便利贴上贴在试剂柜上:3.03g Tris碱+14.4g甘氨酸,加800ml去离子水溶解,再倒200ml甲醇,最后补够1000ml。这个配方对大多数蛋白(10-150kDa)都好用。
但遇到特殊蛋白得调整:上次转一个200kDa的大蛋白,条带总是拖尾,把甲醇减到10%,再加1g SDS(别多放,会影响膜结合),立马就清晰了。转小蛋白(比如15kDa的细胞因子)时,甲醇加到25%,能防止蛋白穿过膜跑掉,这是我试了5次才找到的最佳比例。
缓冲液配好后别直接用,4℃冰箱放半小时再拿出来,温度太低也不行,提前10分钟取出回温,不然凝胶遇冷收缩,转印时容易有空隙。
2、转印膜的处理有讲究
NC膜和PVDF膜用法不一样,千万别弄混:NC膜直接扔缓冲液里泡5分钟就行;PVDF膜得先用甲醇泡1分钟(看到膜变透明就是激活了),再换缓冲液泡,不然蛋白挂不住。
剪膜的时候记得比凝胶大1-2mm,边缘对齐,别剪太小,不然边上的蛋白转不到膜上。戴手套操作是必须的,上次有个同学没戴手套,手上的油脂沾到膜上,结果那一块条带直接消失了。
3、凝胶准备的小细节
SDS-PAGE跑完胶,别急着拿出来,先倒点转印缓冲液泡2分钟,把胶里的电泳缓冲液冲掉。拿凝胶的时候用薄塑料板铲,别用手直接捏,边缘容易碎。
我习惯把凝胶左下角剪个小三角当标记,转印完膜上也能对应上,免得后面孵育抗体时弄反方向。胶的厚度别超过1.5mm,太厚转不透,上次有个师妹跑的2mm厚胶,转了2小时还有一半蛋白在胶里。
预染Marker一定要加,最好两边都加,转印的时候能直观看到蛋白跑的情况,比瞎等靠谱多了。
二、标准化转印操作步骤
1、转印夹组装的"黄金顺序"
这个"三明治"结构记不住就完蛋:黑色阳极板→海绵垫→三层滤纸→凝胶→膜→三层滤纸→海绵垫→白色阴极板。我编了个口诀:"黑垫纸胶膜,纸垫白",默念两遍就忘不了。
组装时用"湿法":所有东西都先在缓冲液里泡透,拿出来轻轻挤掉多余液体,再一层层放。最关键的是赶气泡,用玻璃棒像擀饺子皮一样慢慢滚,特别是胶和膜之间,有气泡的地方转印完就是白班。上次赶气泡太急,玻璃棒划破了凝胶,那组数据直接废了,所以一定要轻。
放凝胶和膜的时候记住"黑对黑":凝胶的黑色面(就是跑电泳时朝里的那面)对着膜的光滑面,别弄反了,不然蛋白跑不到膜上。
2、电源设置的"安全守则"
这设备得用DYY-7C电源,别随便换别的型号。接线时黑色接黑色(阳极),红色接红色(阴极),接反了转印完膜上啥都没有,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开机前把电压电流旋钮都拧到0,慢慢往上调,5分钟内升到100V,别一下拧到底,电流突然变大容易发热。常规蛋白转60-90分钟就行,我一般设75分钟,保险。
夏天温度高的时候,记得在槽里放个预冷的冰盒(用密封袋包好,别漏水),不然缓冲液升温太快,蛋白容易变性。摸槽体有点烫手的时候,就把电流调小20%,降温效果立竿见影。
3、转印过程要盯紧
刚开始运行的10分钟很关键,看看电流稳不稳定,正常情况下会慢慢升到200mA左右,然后稳定下来。如果电流忽高忽低,可能是电极接触不良,断电擦擦电极再试。
转印到一半(大概45分钟),可以关电源开盖看看,用镊子轻轻提一下膜的边角,别把整个拿出来,看Marker转得怎么样。要是小分子量的Marker已经到膜上了,就没问题;大的还在胶里慢慢爬是正常的。
千万别让缓冲液没过转印夹上面的线,上次加太多,液体从缝里渗出来,电流一下就降了,还好发现及时,不然样品就废了。
三、转印后处理与效率评估
1、怎么判断转印完成了?
看预染Marker是最直接的:胶上的Marker条带基本消失,膜上对应的条带清晰,就差不多了。常规蛋白100V转90分钟肯定够,大蛋白可以多转30分钟,小蛋白别超过60分钟,免得跑过了。
关掉电源别急着拆,等1分钟再开盖,让电流稳定下来。拆的时候从两边慢慢掀开,别用力扯,膜很容易破。
2、转印效率怎么检查?
最保险的方法是"胶膜双检":把转完的胶用考马斯亮蓝染一下,要是没什么条带,说明转印成功;膜用Ponceau S染1分钟,自来水冲掉 excess,能看到清晰的蛋白条带,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Ponceau S染色不影响后续抗体孵育,放心用。要是条带模糊,可能是转印时间不够或者电流太小,下次就调整参数。
3、膜的保存小技巧
转印完的膜如果当天不孵育,用TBST洗两遍,包在保鲜膜里,放4℃冰箱能存3天。要存更久就-20℃冷冻,记得放密封袋里防潮,我存过一个月的膜,孵育出来条带还很清晰。
孵育前一定要用TBST洗膜3次,每次5分钟,把残留的转印缓冲液洗掉,不然背景会很高。
四、实验优化与问题排查
1、特殊样本的处理方法
膜蛋白转印老出问题?试试在缓冲液里加0.1%SDS和0.5%脱脂奶粉,能帮蛋白从膜上"脱下来"。上次转一个难溶的膜蛋白,用这方法条带强度提高了一倍。
酸性蛋白容易粘在胶上,把甲醇降到10%,转印时间延长30分钟,能改善不少。双向电泳的胶转印时用80V低压慢慢转,转2小时,蛋白点不容易变形。
2、常见问题怎么解决?
- 膜上有白色斑点:肯定是有气泡,组装时用玻璃棒多滚几遍,特别是边角。
- 条带歪了:转印夹没夹紧,海绵垫老化了就换新的,保证压力均匀。
- 背景太高:膜没洗干净,或者封闭时间不够,下次用5%脱脂奶粉多封闭30分钟。
- 没电流:电极氧化了,用棉签蘸乙醇擦擦,还不行就换电极片,别硬撑。
每次实验我都记个小本子,把参数、温度、转印时间都写上,下次出问题翻一翻就知道哪不对,比瞎猜强多了。
其实DYCZ-40D这台设备挺"懂事"的,你按规矩操作,它就给你出好结果。这些标准化的步骤看着麻烦,熟练了也就10分钟的事,但能让实验成功率从60%提到90%以上,值!
本文由北京六一生物编辑整理。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50多年的历史,公司先后3次承担电泳装置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2009年负责《基础电泳装置》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专业生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仪器的科技型国有企业。
主要生产包含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基因扩增仪等检验分析设备。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欢迎您的来电:400 960 6117
我们的目标是:做生物化学分析仪器行业海尔
标签:
- 上一个:DYCZ-30D型双板夹芯式垂直电泳仪的使用方法
- 下一个:返回列表
新闻资讯
-
2025-07-07
DYCZ-40D迷你转印电泳仪标准化实验方法指南
-
2023-12-07
DYCZ-30D型双板夹芯式垂直电泳仪的使用方法
-
2023-12-07
DYCZ-40S型 四板转印电泳仪的使用方法及保养要点
-
2023-12-07
DYCZ-41B型 U型管电泳装置的使用方法及保养
-
2023-11-02
DYY-11型电脑三恒多用电泳仪电源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
2023-11-02
DYY-10C型电脑三恒多用电泳仪电源使用指南及维护注意事项
-
2023-11-02
DYY-6C型双稳定时电泳仪电源使用指南及维护注意事项
-
2021-03-01
DYY-2C型双稳定时电泳仪电源使用指南及维护注意事项